(資料圖)
16日,央行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在貨幣政策趨勢部分,對于中國宏觀經濟展望,報告指出,三季度我國經濟明顯回升,總體呈現恢復向好發展態勢。
第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3.9%,比二季度加快3.5個百分點,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效能不斷釋放。農業生產保持平穩,秋糧生產有望豐收;工業發展快速回升,市場信心有所增強;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消費支出有所恢復,其中新能源汽車等綠色升級類商品銷售增勢良好;企業投資活動總體改善,重大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外貿保持較快增長,三季度貨物和服務凈出口拉動經濟增長1.1個百分點,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作出積極貢獻;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三季度平均城鎮調查失業率環比下降0.4個百分點;能源保供能力不斷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持續提高。
報告強調,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海外通脹高位運行,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大,國內經濟恢復發展的基礎還不牢固。一方面,發達經濟體通脹粘性較強,收緊貨幣政策的取向短期仍可能延續,全球經濟復蘇動能趨弱,近期IMF再次下調2023年全球經濟增速0.2個百分點至2.7%。另一方面,國內居民預防性儲蓄意愿上升制約消費復蘇,積極擴大有效投資面臨收益不足等多方約束,人口老齡化、低碳轉型等中長期挑戰也不容忽視。但要看到,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要素條件較為充足,有效需求的恢復勢頭日益明顯,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做好自己的事,全面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繼續抓好穩經濟一攬的要求,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繼續抓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落地見效,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對于物價,報告認為,物價漲幅總體溫和,但要警惕未來通脹反彈壓力。第三季度豬肉、蔬菜等食品價格上漲較快,而出行住宿等服務價格受疫情影響漲幅不及往年水平,CPI上行總體較為溫和。同時,國際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震蕩下行帶動PPI漲幅持續回落,10月同比漲幅轉負,預計年內將維持低位運行。
展望未來,報告指出,我國經濟總供求大體平衡,貨幣政策保持穩健,產業鏈、供應鏈運轉較為通暢,居民通脹預期平穩,具備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的有利條件。同時,也要高度重視未來通脹升溫的潛在可能性。目前地緣政治沖突仍擾動世界能源供應,發達經濟體高通脹粘性較強,外部輸入性通脹壓力依然存在;一段時間以來我國M2增速處于相對高位,若總需求進一步復蘇升溫可能帶來滯后效應;冬季豬肉采購和采暖需求旺盛、春節錯位等因素,特別是疫情防控更加精準后消費動能可能快速釋放,也可能短期加大結構性通脹壓力,對此要密切關注,加強監測研判,警惕未來通脹反彈壓力。(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