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智聯招聘日前發布的《2022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顯示,海歸優先職位的平均招聘薪酬連續三年走高,2022年達14680元/月,比2021年的13719元/月增加961元;教育/培訓行業的海歸優先職位占比27.8%,依然位居第一位。
報告提到,與2021年相比,2022年應屆留學生規模同比增長8.6%,回國求職留學生數量再創新高。
2022年調研顯示,決定回國的留學生中,58%的考慮因素是“國內生活更加便利”,相較于2021年的49.4%增長了8.6個百分點。“更認同國內的文化環境”也是留學生回國的重要因素,占比40%。32%的留學生認為“國內就業機會更多”,與2021年的34.8%大體相當。22%的留學生認為“隨著國內疫情防控政策的調整,經濟恢復會加快”。2022年底,國內調整優化防疫政策,使留學生認為國內的經濟活動會加速復蘇,也能因此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
報告顯示,分析2022年海歸優先崗位的行業分布,教育/培訓行業的職位數占比27.8%,依然位居第一位,專業服務/咨詢、互聯網/電子商務分別以14.3%、11.1%位居第二、第三。
跟2021年相比,專業服務/咨詢、醫藥/生物工程、大型設備/機電設備/重工業的職位數占比提升。企業對人力資源、法律咨詢等專業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帶動對相關海歸人才的需求上漲。生物醫藥、裝備制造也是當前國內發展趨勢向好的產業,對海外技術類人才的引進需求高。
從薪酬看,海歸優先職位的平均招聘薪酬連續三年走高,2022年達14680元/月,比2021年的13719元/月增加961元,增長7%。隨著海歸職位結構的優化,海歸優先職位平均招聘薪酬也在逐年提升。
觀察2022年海歸投遞行為,分地域看,2022年海歸群體前往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和三線及以下城市發展的意愿均有所提升,2022年的投遞占比分別為31%、15.7%和14.3%,均高于2021年的投遞占比。報告分析稱,由于新一線城市、二線及三線及以下城市陸續推出“搶人”政策,發展潛力大,同時房價較低,生活便利度也不亞于一線城市,因此越來越多海歸以實際行動加速“下沉”。
企業類型方面,調研顯示,2022年希望進入國企工作的留學生占比38.8%,排名各類型機構之首,比2021年提升9個百分點。希望進入外企或國家機構/事業單位的留學生,分別占比27.1%、20.9%。后疫情時代,國企和機關人員穩定的優勢凸顯,受到更多留學生青睞。(中新經緯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