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芷若 王玉玲 馬靜)近日,A股上市公司2022年年報業績預告披露正式收官,據Wind數據,在2656家發布了2022年度業績預告的上市公司中,中國石油以1550億元的預告凈利潤上限摘得桂冠。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對公司來說,賺到了錢,在不影響主業的前提下將“閑錢”進行現金管理無可厚非,它們或購入銀行理財產品,或進行證券投資,或開展外匯套保,目的都是提升資金使用效率,然而最后的收益卻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最賺錢前15名門檻為167億元
中新經緯整理了A股上市公司中2022年業績預告凈利潤上限最高的前15家公司。從凈利潤來看,中國石油、中國海油和中國神華分別以1550億元、1436億元和707億元位居前三。凈利潤在300億元以上的還有貴州茅臺、陜西煤業、寧德時代和兗礦能源,而進入2022年前15名最賺錢A股公司的凈利潤門檻則在167億元。
從凈利潤增速來看的話則是另一番風景。九安醫療以1825.95%的增速拔得頭籌,天齊鋰業以1131.45%的增速位居第二,這兩家也是2022年預告凈利潤增速前15名中唯二超過1000%的公司。
針對業績增長的原因,九安醫療表示,受疫情影響,2022年,其在美國銷售的試劑盒等新冠防疫產品需求大幅增加,相關產品銷售收入大幅增長。同時,隨著試劑盒、額溫計等產品在美國銷量的提升,帶動了其他產品的銷售。
天齊鋰業則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原因系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車景氣度提升,鋰離子電池廠商加速產能擴張,下游正極材料訂單增加等多個積極因素的影響,2022年度公司主要鋰產品的銷量和銷售均價較2021年度均明顯增長。
此外,預告凈利潤增速在100%以上的企業還有比亞迪、贛鋒鋰業、通威股份、特變電工、中國海油,分別為458.26%、320.78%、231%、130%、104%。總體上看,2022年預告凈利潤排名前15的公司凈利潤皆為正增長。
九安醫療理財金額超凈利潤
寧德時代用定增募資投資
在凈利潤集體增長的背景下,除了積極擴產、投資主業,上市公司們還盯上了投資理財、外匯衍生品交易等。
據中新經緯統計,在2022年和2023年,上述15家公司有4家公開表示拿出資金投資理財產品或開始外匯衍生品交易等,總共花費近800億元。
其中,比亞迪手筆最大。1月31日,比亞迪發布2022年度業績預告,公告顯示,比亞迪2022年預計年度營業收入突破4200億元,實現凈利潤160億元-170億元,同比增長425.42%-458.26%。比亞迪表示大幅增長的原因主要是新能源汽車行業持續爆發式增長,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實現強勁增長,推動盈利大幅改善,并有效緩解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
業績預告發布次日,比亞迪就公告稱擬通過外匯衍生品交易業務適度開展外匯套期保值,額度為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05.46億元)或等值其他貨幣。比亞迪表示,開展的外匯衍生品交易的原因是“為防范匯率大幅波動對公司造成不良影響,合理降低財務費用”。根據比亞迪2022年三季報,比亞迪貨幣資金為449.32億元。
此外,九安醫療200億元的理財計劃也頗受關注。2月1日,九安醫療公告稱擬使用最高額度合計不超過170億元或等值外幣的自有資金進行委托理財,擬使用最高額度合計不超過30億元或等值外幣的自有資金進行證券投資。
對此次理財計劃的目的,九安醫療表示是為優化財務結構,合理利用自有資金,通過委托理財與證券投資充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及收益率,爭取實現公司和股東收益最大化。
雖然九安醫療強調本次理財使用的是公司自有資金,“不涉及募集資金及銀行信貸資金,該資金的使用不會造成公司的資金壓力,也不會對公司正常經營、投資等行為帶來影響。”但還是有不少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出質疑,質疑的重點在于200億元的資金來源以及是否會影響分紅。
圖源:深交所互動易
對此九安醫療回復稱,“上述金額為每項擬投資的最高額度,不代表實際投資金額。委托理財和證券投資不會影響公司正常經營,亦不會影響利潤分配決策。”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公告,九安醫療2022年預計實現凈利潤165億元-175億元,截至2022年9月30日,九安醫療的賬上資金為103.61億元。
另外,2022年6月27日,寧德時代披露稱要使用不超過230億元投資安全性高、流動性好的保本型投資產品,使用期限1年內有效。值得注意的是,這筆錢其實是寧德時代剛剛通過定增募集的。2022年6月22日,寧德時代公告完成定增募資,實際募集資金凈額約448.7億元。
對于此次現金管理的原因,寧德時代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解釋稱,因為募投項目建設周期長,資金又是專款專用,因此存在階段性閑置,進行現金管理可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1月20日,贛鋒鋰業也發布公告稱“為股東謀取更多的投資回報”,將使用不超過60億元投資理財產品。
除上述公司外,工業富聯的理財也堪稱大手筆。2022年3月22日,工業富聯公告稱將使用不超過476億元的閑置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和結構性存款。年報顯示,2021年工業富聯實現營收4395.57億元,同比增長1.8%,凈利潤為200.1億元,同比增長14.8%。據此計算,476億元理財投資規模,相當其2021年凈利潤的2.38倍。
理財收益幾家歡喜幾家愁
有的上市公司能從投資理財中小賺一筆,為年底業績添彩,有的卻一不留神“踩雷”理財產品遭遇大額虧損。
具體來看,海螺水泥的理財表現亮眼。根據公告,2022年海螺水泥共有7次理財產品到期,均按期回收本金,實際理財收益分別為4533.64萬元、1.6億元、2143.95萬元、6988.95萬元、1.92億元、4485.3萬元和917.4萬元。2022年,海螺水泥理財實際收益累計為5.4億元,2022年該公司預計實現凈利潤上限為166.33億元。
另外,2月6日,水羊股份公告稱,公司開展外匯套期保值業務產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合計浮動盈利3271萬元。根據2022年業績預告,水羊股份凈利潤為1.2億元-1.5億元,也就是說外匯套期保值業務就占其凈利潤的近三成。
而眾興菌業則“出師不利”,金字火腿更是虧掉幾乎一整年的凈利潤。
2022年1月27日,金字火腿公告稱,在未取得授權的情況下,期貨交易員楊某將公司此前買入的生豬期貨合約賣出平倉。截至2021年9月30日,公司期貨賬戶累計虧損5510.53萬元,占2020年凈利潤的92.92%。金字火腿又因未及時披露此次期貨交易重大損失被證監會立案調查并罰款。
1月11日眾興菌業公告顯示,該公司在2021年5月花1億元購買的私募基金產品“善緣金206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下稱善緣金206號)。截至2022年年底,該基金凈資產為6556.25萬元,虧損幅度近35%。眾興菌業預計2022年度將確認善緣金206號的公允價值變動損失約2249萬元。根據財報,2021年眾興菌業的凈利潤為5496.8萬元,僅善緣金206號這只基金產品就虧去了四成。
值得一提的是,眾興菌業同時在上述公告中表示,將使用不超過15億元(含未到期的委托理財產品金額)的閑置自有資金進行委托理財。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曾表示,因為投資業務并非多數上市公司的主業,出現資金閑置時,購買理財產品時的安全性和流動性還是第一位的。上市公司通過增發等募集資金之后,募集資金一般不會立即都投入到相關項目中,在遇到大額募集資金閑置時,購買一些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是合適的。
對于上市公司進行證券投資,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表示,“一些產業短期獲取了比較多的利潤,這些企業需要通過證券投資來消化現金。因為現金閑置是種浪費,所以證券投資成為這類企業消化現金流,保持利潤率的方式。上市公司投資證券主要遵循‘量入為出’的大原則,如果企業主業現金流充沛,不影響主業發展,那么證券投資就是可行的,甚至可以積極展開并購。”(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鄧芷若:dengzhiruo@chinanews.com.cn) (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公司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羅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