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宇飛)2022年四季度,不少債券型基金的收益出現大幅波動,致使部分投資者選擇贖回產品,這進一步導致一些產品宣布提高份額凈值精度。進入2023年,仍有多只債基發布類似公告,原因也多為發生大額贖回。
在提高份額凈值精度的基金產品中,也有特例。興業基金今年2月6日公告稱,因發生大額贖回,旗下的混合型基金——興業國企改革混合自2月3日起提高基金份額凈值精度。它也成為春節后首只提高凈值精度的混合型基金。
(資料圖)
節后首只大額贖回混基 機構持有份額較高
根據興業基金的上述公告,興業國企改革混合2月3日發生大額贖回,為確保基金持有人利益不因份額凈值的小數點保留精度受到不利影響,經公司與托管人協商一致,決定自當日起提高該基金份額凈值精度至小數點后8位,小數點后第9位四舍五入。
據興業國企改革混合2022年四季度報告,該產品存在單一投資者持有基金份額比例達到或超過20%的情況。披露顯示,在2022年12月28日-2022年12月31日,某單一投資者持有3030.59萬份額,份額占比達24.38%。
四季報中,興業國企改革混合就提示,如果該類投資者集中贖回,可能會對基金造成流動性壓力;同時,該等集中贖回將可能產生份額凈值尾差風險;基金凈值波動的風險;因引發基金本身的巨額贖回而導致中小投資者無法及時贖回的風險;因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從而影響投資目標實現或造成基金終止等風險。
觀察數據發現,興業國企改革混合的大額贖回,或與近期基金收益回升、機構選擇“落袋為安”有關。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興業國企改革混合A、C的份額凈值分別為2.355元、2.352元。而受到去年四季度末以來的股市回暖影響,該基金的凈值已經有所反彈,至2023年2月3日出現大額贖回當天,A、C類份額的單位凈值分別達到了2.5026元、2.4985元,較2022年年末有所回升。
2023年以來,還有一只混合型基金出現大額贖回。1月5日,匯安基金旗下匯安豐益C因為1月3日發生大額贖回而調整凈值精度。數據顯示,該基金同樣存在機構持有份額較高的情況,在2022年四季度,三位機構投資者分別申購了1329.90萬份、2927.79萬份、3.44億份的匯安豐益基金,截至年末,持有份額比例分別達到12.27%、27.01%、42.48%,合計達81.76%。
機構投資者投資份額占比大,自然會有大額贖回的可能性。根據匯安豐益C表現,該基金單位凈值在2021年上半年一度超過了1.5元,之后一路回調,至2022年年末降到1.0029元。今年1月3日,該基金單位凈值調整為1.0031元,此后基本維持這一水平。
收益連續兩年告負 2023年會否有行情?
興業國企改革混合成立于2015年9月,成立時,產品募集有效認購總戶數為7363戶,凈認購金額約3.89億元。當時,興業基金內部員工認購約188.97萬份。到2022年6月,該產品增設C類份額。
目前,興業國企改革混合的基金經理為劉方旭,管理該產品超過7年。就A類份額而言,2016-2019年間,該基金的規模均低于3億元,到2020年年末,規模達到5.13億元,之后又出現下降。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興業國企改革混合A的資產凈值降至了2.21億元,興業國企改革混合C的資產凈值約為7155.31萬元。
2021年、2022年,興業國企改革混合A的收益表現不佳,凈值增長率分別為-6.62%、-5.33%,均告負。成立以來至2022年年末,興業國企改革混合C的凈值增長率則為-7.04%。截至2022年年末,興業國企改革混合的股票倉位為71.28%,重倉以白酒為代表的消費股,其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貴州茅臺、古井貢酒、中國海油、招商銀行、山西汾酒、中國神華、瀘州老窖、愛美客、中航重機、中國中免。
2022年,A股上市的白酒股股價整體不佳,板塊表現呈下行走勢。興業國企改革混合重倉的4只白酒股中,貴州茅臺全年下跌13.76%,山西汾酒下跌9.24%,瀘州老窖下跌10.33%,古井貢酒股價則上漲10.47%。該基金第三大重倉股中國海油于2022年4月在A股上市,上市之初股價出現一定程度上漲,但根據披露,中國海油在第四季度才進入興業國企改革混合的十大重倉股之列,而在四季度時,中國海油的股價處于波動狀態,出現微幅下跌。
在四季報中,劉方旭稱,2022年四季度,新冠防疫措施動態優化,海外美聯儲持續高強度加息之后力度開始放緩,主要股指均呈現震蕩筑底之勢。整體而言,市場大概率將逐步完成震蕩筑底,2023年主要股指預計將有較好表現。下一階段,該基金將在對消費、價值、周期等主要品類資產進行均衡配置的基礎上自下而上精選個股。
進入2023年,伴隨著經濟逐漸復蘇,白酒等消費股走出一波行情,截至2月9日,貴州茅臺股價累計上漲超5%,古井貢酒漲超4%,瀘州老窖漲超7%,山西汾酒漲超1%。近1個月以來,興業國企改革混合凈值增長率達到1.20%。
興業基金去年上半年凈利下滑 利潤指標增幅較慢
興業基金是由興業銀行控股,后者持股比例達90%。據興業銀行2022年中報,2022年上半年,興業基金實現營業收入5.12億元,凈利潤1.83億元,凈資產收益率4.49%。對比2021年同期,興業基金的凈利潤規模有所下滑。2021年上半年,該基金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80億元,凈利潤2.07億元,凈資產收益率5.73%。
回顧過往幾年數據,興業基金的營收規模不斷壯大的同時,利潤指標的增速并不明顯。2019年-2021年,興業基金的營業收入分別為8.80億元、10.47億元、12.1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21億元、4.45億元、4.91億元,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4.23%、13.32%、13.08%。
據Wind數據,興業基金目前的管理規模超過2800億元,較2021年2540.43億元有所增加,排在152家公募機構的第27位。過去幾年,興業基金管理非貨基金的規模增速快于整體基金規模增速,截至2022年上半年,非貨基金管理規模達1669.95億元,占比超六成。
在興業基金的非貨基金中,債券型基金占據絕大多數,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比例較低。規模最大的混合型基金是興業興睿兩年持有期混合A,2022年末的規模為46.75億元,當年的凈值增長率為-10.08%。(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系本文作者薛宇飛:xueyufei@chinanews.com.cn)(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李中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