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影視100%股權在2016年私募輪時估值即達160億元,而此次收購加上電視劇和游戲兩塊優質業態后整體估值卻降至120億元。萬達電影董秘王會武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萬達集團在估值方面做出很多讓利。
“(市盈率)大概13-15倍的水平,應該是符合上市公司收購的要求。而文化傳媒普遍是30倍、40倍的水平。”王會武稱,公司要把重組完成,而不是要把估值做得多大。
業績承諾亦受到普遍關注。萬達影視業績承諾方給出了2018年-2020年分別不低于8.88億元、10.69億元、12.71億元的業績承諾。從萬達影視的財報數據來看,上述業績承諾有一定業績支持。萬達影視2016年、2017年及2018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9.95億元、20.20億元及8.84億元,同期凈利潤分別為3.64億元、5.97億元、4.07億元。
有業內人士指出,影視行業業績有不穩定因素,無法保證每部作品都能賣座。萬達電影總裁曾茂軍坦承,內容行業確實有風險,任何一個人不能確保每部電影到底有多少票房。公司采取增加電影的數量來分散風險,“如果一部電影不能保證,十部電影是有概率的,應該有盈利,每年頭部電影一定有30億、40億的票房,只是不知道是誰”。同時,公司還將強化非票房的收入來增厚業績。
投資者普遍擔心萬達電影復牌時點。曾茂軍直言,重組完成就會及時披露,公司不會刻意去拖,“你認為是不好的時間,有的人認為可能是好的時間”。
(責任編輯:關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