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以誠筑家,夢想生活服務商”為宣傳口號的弘陽地產,近期多地項目卻因涉嫌“虛假宣傳”等遭遇業主維權。據《中國質量萬里行》報道,近期有數百名消費者集中投訴,稱2017年購買的南京弘陽時代中心二期,拿到的購房合同顯示用途為“辦公”,而不是當初宣傳的“公寓”。
相關業主出示的資料顯示,購買南京弘陽時代中心時,該樓盤的宣傳海報及銷售解說,均稱項目是“公寓”,展示的樣板間更是帶有廚房和衛生間。中國網財經記者查詢發現,在不少互聯網媒體網站上,南京弘陽時代中心二期物業類型也顯示有“公寓”二字,并未見“商業辦公”字樣。
資料來源:南京弘陽時代中心二期的網絡宣傳文章
南京弘陽時代中心二期相關業主稱,當時簽合同時土地性質那一欄是空白的,約兩個月后,部分業主陸續拿到了弘陽地產寄回的商品房預售合同,發現土地性質一欄出現“辦公”二字;同時,合同存在打印錯行、騎縫章錯位、有重新裝訂痕跡等異常狀況。
根據南京市政府的規定,辦公房不能居住,這也意味著南京弘陽時代中心二期的業主將“無家可住”。據上述報道,自7月以來,弘陽時代中心二期的業主多次進行投訴維權,要求開發商退房并賠償。近兩個月過去了,該項目的相關工作人員不僅始終未予正面回應,連帶有廚房和衛生間的樣板房也砸爛了。
部分業主認為,南京弘陽時代中心涉嫌虛假宣傳。
針對此事,中國網財經記者向弘陽地產方面求證,但截至發稿時未收到任何回復。資料顯示,南京弘陽時代中心的開發商是南京紅太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簡稱“南京紅太陽”),南京紅太陽隸屬于弘陽地產集團。
弘陽地產旗下的項目,遭遇業主維權的不止南京弘陽時代中心。江蘇句容弘陽山卿小區的多名業主近期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投訴稱,該樓盤存在嚴重質量問題。如地庫嚴重漏水無排水道,造成地庫大面積積水漏水、墻面上霉及地下室配電間被泡在水里等。業主請求收回《竣工驗收備案》,整改后重新驗收。
此外,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去年8月,弘陽地產開發的弘陽春上西江被眾多業主維權,原因是未交付就出現墻體空鼓、脫落、滲水,地下車庫浸水以及水管斷裂、瓷磚破裂等諸多質量問題。報道還指出,弘陽春上西江的交付標準與弘陽地產銷售時宣傳的標準嚴重不符。
不諱言“高周轉”,并稱運營標準不斷成熟
弘陽地產在消費者中口碑面臨壓力的深層原因是什么?有市場人士質疑與“高周轉”模式相關。
一位房地產評論員在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房企高周轉模式本身并無對錯,但在速度至上的壓力下,為追求高周轉而壓縮周期、違法施工是造成安全事故和項目質量隱患的一大原因。在缺乏監管或者監管失效的情況下,開發商將執行高周轉的壓力轉向施工方、承包方也就造成了事故和質量隱患。
中國網財經記者查閱弘陽地產的招股書和財務報告發現,弘陽地產并不諱言自己追求“快周轉”。弘陽地產總裁何捷在出席2019年業績溝通會時稱,公司整個高周轉運營標準不斷趨于成熟。此前何捷也曾公開談到過弘陽地產的“3671”大運營體系打法,即3個月開工、6個月開盤、首開去化率不低于70%、10個月現金流回正。
據了解,弘陽地產董事長曾煥沙曾于2017年提出“2020戰略”,即2020年達到千億規模。弘陽地產日前發布的2019年半年報顯示,公司1-6月實現銷售額302.5億元,同比增長42.7%,而全年的銷售目標是600億元。
不過,銷售額快速增長的弘陽地產,盈利能力卻有所下降。財報顯示,弘陽地產2019年上半年毛利率29%,而上年同期為30.2%,2017年同期則一度高達46%。
凈負債率上升,一年內需償還的計息借款超百億
弘陽地產總裁何捷在出席中期業績發布會時還表示,合作拿地依然是公司堅持的戰略,占到整個拿地的91%。截至6月底,弘陽地產擁有土地儲備1568.72萬平方米,權益建筑面積為816.07萬平方米,權益占比52.02%。
曾有房地產專家分析稱,合作拿地與開發是房企近年來的常態,規避風險的同時助力企業規模迅速擴,不過權益占比較低會帶來兩種不好的影響:一是會讓外部投資者認為企業銷售數據有水分,進而增加質疑和不信任感;二是現金流等方面會出現新問題。
在2019年半年報中,弘陽地產并未披露相關的現金流量數據。不過其2017年和2018年的現金流量數據分別為-34.98億元和-26.28億元。此外,截至2019年6月30日,弘陽地產的總負債為714.06億元,與2018年末的540.72億元相比有所增長;凈負債率為76%,較去年底的68.3%上升7.7個百分點。
半年報還顯示,在弘陽地產逾700億元的負債中,總借貸為283.8億元,其中計息銀行貸款及其他借款約為218.4億元,一年內需償還的為108.99億元;此外,需一年內償還的優先票據金額為25.756億元,而同期弘陽地產賬上的現金及銀行結余為169.5億元,其中27.3億現金受限,已抵押存款約52.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