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巨頭迎來“超級雞周期” 廣東肉雞價格已持續5個月上漲,養殖平均利潤4.30元/只
10月8日晚,白羽雞產業上游企業益生股份發布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凈利潤同比上升高達993.41%-997.14%。從8月份養雞大戶們陸續公布半年報開始,養雞的凈利潤就不斷刷新大家的認知。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至8月份,廣東的肉雞價格已持續5個月保持上漲趨勢。
養雞類公司
我國的商品肉雞養殖品種眾多,主要是黃羽肉雞、白羽肉雞、817雜雞、淘汰蛋雞四大類。其中,白羽肉雞生長快、產肉多,料肉比較適合工業化大規模生產,是我國第一大肉雞品種,也是我國第二大消費肉類。
在白羽肉雞行業,A股主要有四家上市公司:益生股份、民和股份、仙壇股份、圣農發展。
10月8日晚,益生股份發布三季度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凈利潤同比上升高達993.41%-997.14%。對此益生股份表示,在我國祖代白羽肉雞引種持續不足的影響下,今年前三季度行業供給緊縮的現象依舊持續,受此影響,公司主營產品父母代肉種雞雛雞及商品代肉雛雞價格較去年同期大幅上漲。
10月8日晚,另外兩家主營白羽雞的上市公司也披露了三季度的業績預告:仙壇股份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為6.2億元-6.7億元,同比上漲182.19%-204.94%;圣農發展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為27億元-27.1億元,同比上漲235.67%-236.91%。
值得一提的是,圣農發展此次發布的是三季度的業績修正公告,比此前的預期還要多賺2.6億元。對于業績增長超出預期的原因,圣農發展表示,受肉雞供給緊張及需求攀升雙重作用,雞肉價格上漲勢頭強勁,超出公司先前預期。
受益于三季報預報良好的預期,10月9日,四只雞肉概念股全線飄紅。
廣東肉雞養殖平均利潤可觀
養禽業的盈利大增,離不開整個養雞行業的景氣度。今年上半年,整個白羽肉雞行業引種緊缺情況未得到根本改變,數年以來的低引種使得供給劇烈收縮,且短時間內供需難以恢復。種雞存欄下降,商品代雞苗供應緊張,推動雞苗價大幅上漲。博亞和訊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父母代雞苗供不應求,價格再創新高,均價68.50元/套,環比增長44.50%,同比增長98.60%,商品雞苗均價7.50元/羽,環比上漲48.5%,同比上漲200%。
肉雞價格則在2017年觸底后迎來了反轉,價格上行趨勢已保持了兩年,特別是2018年,白羽肉雞價格加速上漲。
來自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的數據顯示,至8月份,廣東的肉雞價格已持續5個月保持上漲趨勢。8月份,廣東的肉雞出欄價16.9元/公斤,環比上漲3%,同比上漲11%;市場批發價23.1元/公斤,環比上漲8%,同比上漲25%;雞肉零售價37.8元/公斤,環比上漲5%,同比上漲10%。廣東肉雞養殖平均利潤4.3元/只,較上個月上漲0.4元/只,較去年同期上漲1.0元/只。養殖成本利潤率為14%,環比上漲2個百分點,同比上漲3個百分點。
更難得的是量價齊升。廣東家禽定點批發市場的監測顯示,8月份受肉雞出欄增多及豬肉價格持續走高影響,廣東的肉雞市場交易量增加,肉雞總交易量環比增5%,同比增36%;省內入場量環比增3%,同比增49%;省外入場量環比增7%,同比增10%。
機構看好超級雞周期將持續
按太平洋證券分析師周莎的話來說:“眼下的‘超級雞周期’,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周莎認為,2015年-2018年長達四年的引種短缺造就了本輪景氣周期,而產能恢復需要長達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東北證券分析師也認為,白羽肉雞行情有望延續今年全年。
但中郵證券分析師表示,肉雞短期的替代性需求釋放支撐了這一輪的價格高位振蕩上行,中期伴隨引種增加、養殖戶擴產影響,白羽雞的價格上大概率振蕩趨弱。
肉雞行情的高歌猛進推動了養雞企業加快產業布局。就在9月底,溫氏股份四個高效化養殖項目開工建設,其中兩個項目都是養雞的。此前溫氏股份在半年報中也披露了下一步的打算:目前在黃羽雞和肉鴨業務經營良好的基礎上,溫氏正積極推進禽類業務縱向和橫向轉型升級,戰略上正式布局白羽雞,以進一步橫向拓展禽類產業版圖,提升養禽業未來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