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受“公司實控人天洋控股集團所持舍得集團股權遭司法凍結”的報道影響,舍得酒業(SH:600702)遭遇“黑色星期一”,股價大跌,截至11月18日收盤,舍得酒業報29.25元每股,下跌9.05%。
11月18日晚間,舍得酒業緊急發布澄清聲明稱,上述司法凍結事項系公司間接控股股東天洋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因正常商業合同糾紛而涉及正常的香港仲裁程序及相關資產保全措施所致,對本公司日常經營無影響,對本公司控制權亦不構成實質性影響。
今日早盤,舍得酒業開盤報30.08元,高開2.84%,此后一路走高,至午盤收盤,報31.05元,大漲6.15%,基本收復昨日失地。
間接控股股東股權遭司法凍結 因燕郊房地產項目所致
天眼查數據顯示,四川沱牌舍得集團新增4條司法信息,被執行人均為天洋控股集團,被執行股權為其所持有的沱牌舍得集團16257萬人民幣認繳出資額。執行法院分別是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與遂寧市中級人民法院,凍結時間起始日期為11月8日或11日。持續至2022年11月。
資料顯示,四川沱牌舍得集團有限公司為舍得酒業第一大股東,持有舍得酒業1.01億股,持股比例29.85%。天洋控股集團持有舍得集團16257萬人民幣認繳出資額,持股比例為70%,系舍得集團大股東。
據了解,成功(中國)大廣場(以下簡稱“成功集團”)和北京天洋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天洋控股集團于 2015 年 12 月 26 日簽署了《在建工程轉讓協議》,協議約定成功集團以 20.8 億元的價格將位于三河市燕郊的“成功中國大廣場休閑娛樂項目”在建工程轉讓給天洋控股集團,天洋控股集團按照約定將首筆轉讓款 10.15 億元按時付給了成功集團后,經雙方對交易事項的進一步確定,并購尾款的金額調整為 9.74 億元,但由于居民安置、阻工等經濟損失未達成一致,導致天洋控股集團與成功集團一直協商未果。
2018 年 1 月 19 日,成功集團向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提起仲裁,訴求天洋控股集團支付剩余合同款 9.74 億元,香港國際仲裁中心正式受理了本案,截止 2019 年11 月 18 日,本案尚未開庭審理。
公告稱,由于香港國際仲裁中心已受理本案,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下發(2019)京 03 財保 153 號民事裁定書,裁定保全天洋控股集團持有的四川沱牌舍得集團有限公司 70%股權等資產。
舍得酒業表示,天洋控股集團繼續積極與成功集團商談,爭取就合同尾款數額最終達成共識,并協商解決爭議。由于保全涉及的四川沱牌舍得集團有限公司等幾家公司股權價值已達200 多億元,嚴重超出案涉爭議金額,天洋控股集團將向人民法院提起復議等方式釋放出超額保全的財產,并通過擔保等方式解除四川沱牌舍得集團有限公司 70%股權的保全。
產能利用率僅26.25% 回應稱是戰略調整期暫時現象
此次聲明中,舍得酒業還就自身經營情況進行了說明。公告顯示,2018 年,舍得酒業設計產能為 4.3 萬千升,實際產能 1.13 萬千升,產能利用率為 26.25%,銷量為 1.20 萬千升,產銷率為 106.28%。
而對于產能利用率較低,舍得酒業表示,主要系戰略調整期的暫時性現象。2016 年實際控制人變更后,公司實施了“優化生產、顛覆營銷”的戰略調整,對產銷量較大的“沱牌”系列中低端產品進行了品類聚焦和品牌重塑,重點打造沱牌天曲、沱牌特曲、沱牌優曲等單品,導致沱牌系列產品近兩年產銷量下降較多,公司的產能利用率相應下降。
舍得酒業表示:經過戰略調整,“沱牌”產品轉向以零售價 80-300 元的中檔酒為主,形成了沱牌天曲、沱牌特區、沱牌優曲三大主打品類,品牌的市場知名度及美譽度大幅提升,初步實現了品牌重塑。未來幾年,為實現進入白酒行業第一陣營的發展目標,公司將繼續實施“舍得+沱牌”雙品牌戰略,并從 2019 年起加大“沱牌”系列酒的市場推廣力度。
存貨中優質基酒占比高 未來可實現高質量增長
舍得酒業在公告中披露,公司存貨構成中占比較大的是自制半成品基酒,占比近 90%,略高于同行業存貨中基酒占比,但整體存貨構成情況基本一致。
而對于自制半成品基酒儲量較大原因,舍得酒業解釋稱,早在 90 年代,公司主要以銷售沱牌酒為代表低檔產品,年銷量達到 10萬千升以上。2000 年以后,因白酒消費稅政策的調整,公司低檔酒銷售處于微利或虧損狀態,公司開始實行產品轉型升級,但由于機制體制的限制,加上“重生產、輕營銷”的思維,未能抓住市場機遇,導致銷量下滑,庫存優質基酒逐年增加。
舍得酒業表示,公司在 2016 年改制后,推出以陳香型吞之乎為代表的白酒超高端產品,其對基酒酒齡的要求更高,達到了 20 年。因此,公司需要更多的半成品基酒數量來保證企業未來的可持續、高質量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