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復星醫藥引以為傲的明星子公司,復宏漢霖(2696.HK)日前公布了上市后的首份成績單:2019年總收入0.9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125.29%;年內虧損8.75億元,同比也增加了73.43%。對于虧損擴大的原因,復宏漢霖在公告中稱,“主要是由于研發活動的擴大所致。”
財報顯示,2019年,復宏漢霖費用化研發開支總額6.08億元,同比增長66.35%;資本化研發開支總額7.99億元,同比增長31.6%。而除了研發費用外,其它占比較大的開支類目還有行政開支,約人民幣1.7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了60.33%。另外,因首個商業化產品漢利康于2019年問世而產生的銷售以及分銷開支,也達到了4568.9萬元。
二級市場,復宏漢霖在2019年9月25日以49.6港元的價格上市,股價在上市之初小幅上漲并突破50港元后,便一路回調,在今年春節后的港股大跌中一度跌破30港元,截至3月27日,公司股價在37港元左右,相比發行價,跌幅超過了20%,市值蒸發約70億。
喜憂參半的首份成績單
公開資料顯示,復宏漢霖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主攻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領域的生物制藥公司。
公司于2019年9月25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上市前四個月,復宏漢霖首個實現商業化的生物類似藥產品漢利康(適應癥為非霍奇金淋巴瘤)獲國家藥監主管部門批準上市,并在報告期內為公司帶來0.79億元的收入。
復宏漢霖表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復宏漢霖總收入約人民幣0.91億元,較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增加約人民幣0.84億元,主要來源于集團核心產品的商業化帶來的銷售增長。
復宏漢霖2019年年度業績公告顯示,報告期內,主要通過與復星醫藥產業發展的合作銷售分成,HLX01(漢利康)在集團內實現銷售收入人民幣0.79億元,并實現授權許可收入人民幣860萬元。
不過,由于復宏漢霖大量的產品仍處于研發階段,HLX01(漢利康)的收入相比高額的研發開支仍是杯水車薪,公司虧損額仍在大幅度增加。
數據顯示,復宏漢霖2019年費用化研發開支總額6.08億元,同比增長66.35%;資本化研發開支總額7.99億元,同比增長31.6%。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復宏漢霖確認研發開支約人民幣14.07億元,較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約人民幣9.73億元增加約人民幣4.34億元或約44.66%。
實際上,由于復宏漢霖自創立以來,一直未有商業化產品推出,近10年來一直處于虧損狀態,且由于研發及其它費用的增長,虧損額逐年遞增,其2017年和2018年年內虧損分別為3.84億元、5.05億元。而HLX01(漢利康)的上市也未能扭轉這種態勢,2019年虧損額大幅擴大至8.75億元
北京鼎臣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史立臣分析稱,研發型藥企的新藥開發是風險較高的業務體系,國內的這種類型企業數量比較多,主要依靠上市前、后的募資或是機構投資來維持整個運行,研發型企業大部分是虧損狀態。“如果企業研發的可行性非常強、過審的可能性大,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未來預期會很好。”
其它開支同步增長侵蝕收入
除研發費用外,復宏漢霖的其它類目開支,如行政開支,也出現了大幅增長,此外,由于商業化產品的問世,還新增出現了銷售及分銷類目的開支。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復宏漢霖確認行政開支約人民幣1.75億元,同比增長60.33%,是總收入額近2倍;另外,其當年銷售以及分銷開支4568.9萬元,占總收入50.25%,此前,復宏漢霖并無此類開支。
對此,復宏漢霖表示,集團的行政開支增加主要源于公司經營發展的不斷擴大導致的行政人員數量相應增加;配合業務開展導致辦公室行政開支有所增加;及其他咨詢費用增加(如上市相關費用等)。
至于銷售以及分銷開支,復宏漢霖表示,主要為HLX02(注射用曲妥珠單抗)產品2020年正式上市銷售提前布局而組建商業運營團隊。
此外,復宏漢霖2019年“其他開支”達3663.5萬元,占總收入40.29%,但年報中并未披露該項目開支具體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