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回復一句:有下家有工資”是現在張凱磊在公司群里的簽名。這名曾經的“學霸”,在線教育機構學霸君的創始人目前正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2020年12月25日本應是學霸君老師的發薪日,但公司以銀行端口問題為由沒有按時發薪,第二天有老師在網上爆料。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發現,近半年來,學霸君向蘇州項目投入了近1億元資金,作為當地招商引資項目,除了享受土地大禮包,蘇州項目還直接拿到了當地政府產業基金的借款。
眾說紛紜下,這是一次業務轉型還是金蟬脫殼?真相撲朔迷離。
爆雷前還在促銷圈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所在的一個學霸君維權群里,短短幾天時間,已經收集了300多名用戶的交費信息,這些家長少的交了3000多元,多的交了60000多元,如今全都面臨退款無門或無法繼續上課。
“我是看到海清代言所以報名的,還以為是大機構不會出問題。”沈茹說。
海清工作室迅速發布聲明稱終止與學霸君的合作,還稱后者拖欠了其代言費。
“學霸君竟然在資金出現問題后,還在瘋狂圈錢。”沈茹說。據報道,在“雙11”和“雙12”大促期間,學霸君1對1進行了大力度促銷,甚至2020年12月25日還有課程顧問催用戶續課,稱2021年1月1日將全面上調課程價格。而此時,很多老師已被拖欠工資,說明其資金鏈已經出現問題。
但當時,老師們對公司的處境其實也不知情。直到2020年12月26日,一個名為“學霸君1對1教務主管”的賬號發布朋友圈稱:“學霸君倒閉了!領導給我們召開的長達數小時的無電子設備口頭會議(防止錄音)。我們現在正排隊上交工作手機及卡號,這也是我上交前的最后一條朋友圈。……”
據報道,學霸君1對1有2000多名兼職老師和1000多名全職老師,每人被拖欠的工資金額在每月幾千元到兩三萬元不等。
有員工向媒體表示,就在上周,他們查詢得知,公司社保和公積金已經斷繳,影響面涉及到公司全體員工,而公司并未給出明確的理由。
2020年12月30日,學霸君上海和北京總部辦公室均已無法進入,上海辦公室物業公司在勸說用戶和員工分流至派出所和勞動仲裁機構,北京辦公室也已上鎖,現場有民警維持秩序。
有傳言稱,學霸君合肥業務將由作業幫接手,還有傳言稱51Talk將“支援學霸君”,但兩家公司相關人員都對此進行了否認。
據報道,面對目前的形勢,張凱磊只是在公司釘釘群里表示,“我們正在全力以赴解決問題。”
精心遴選的招商項目
但至少從2019年開始,張凱磊就在考慮另起爐灶。
“他已經不看好在線一對一業務了,準備在蘇州搞在線小班課。”徐才兵告訴記者。
這是一個野心勃勃的招商引資項目,招商所在地是蘇州張家港市高鐵新城產業園區,位于張家港市塘橋鎮。
關于招商引資的由來有不同說法,蘇州市委統戰部官微的文章稱,在蘇州市歐美同學會海歸創業學院(蘇州)的牽線搭橋下,“學霸君”數字教育產業基地項目落戶張家港高鐵新城。
而張家港市政府新聞辦官微的文章則稱,張家港產業資本中心發揮基金招商功能,引進學霸君落戶該市。
張家港市當地政府部門人士告訴記者,引進學霸君項目舉行了兩次儀式,一次是2020年3月20日,“學霸君”數字教育產業基地項目舉行了簽約儀式,一次是同年7月15日,張家港高鐵新城城市推介會在上海召開,張凱磊專門作了主題演講。
當地官方報道稱,項目首期計劃三年內建設50000平方米“學霸君”總部、綜合教學、綜合培訓大樓,管理員工將超5000人,累積實現50億元銷售額,納稅超1億元。
據報道,雙方簽訂的投資意向書顯示,首期用地80畝,建設學霸君總部產業園。張家港市政府官網消息稱,直到2020年8月,當地塘橋鎮還在緊鑼密鼓地計劃項目立項、備案,施工手續報批等工作。
2020年3月20日簽約之后,一系列學霸君公司在蘇州設立。先是3月26日成立的蘇州問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蘇州問吧”),注冊資本7.2億元,股東為學霸君1對1的運營主體、上海謙問萬答吧云計算科技有限公司。
張家港產業資本中心在其中格外重要。啟信寶數據顯示,2020年5月29日,蘇州問吧的股權被出質給了張家港市黃泗浦網絡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這是張家港產業資本中心旗下的政府新興產業引導基金和高鐵新城城投公司設立的有限合伙企業,其委派代表趙海峰擔任蘇州問吧董事。
張家港市政府網站信息顯示,張家港高鐵新城開發區管委會招商部副部長同樣名為趙海峰。
更耐人尋味的一則官方消息是,2020年5月,當地政府在推進學霸君數字教育產業基地項目SPV公司(有限合伙企業)可轉債投資事宜。也就是說,蘇州問吧這筆股權質押借款,有可能會變為債轉股。
張家港產業資本中心官微的文章還稱,學霸君項目未來有明確的上市預期。當地官方報道也稱,“未來在國內科創板或美股上市”。
事實也在向這方面推進。2020年5月11日,千聞云教育科技(蘇州)有限公司成立【下稱“千聞云(蘇州)公司”】,意味著學霸君蘇州項目搭建了VIE架構。
千聞云(蘇州)公司的股東為在香港注冊的Wenba Technology Limited,這是VIE架構中最終上市的B.V.I離岸公司的殼公司,千聞云(蘇州)公司則為其全資控股的WFOE公司(外商獨資企業)。在VIE架構中,WFOE公司通過一系列協議獲取國內經營實體的收益,通過香港的殼公司輸送到B.V.I離岸公司。
這些國內經營實體,既包括蘇州問吧,還包括2020年7月1日成立的蘇州謙問萬答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三家全資子公司。
千聞云(蘇州)公司的注冊資本為4000萬美元。張家港市政府網站消息稱,2020年5月已到賬1200萬美元。啟信寶信息顯示,其他幾家蘇州學霸君公司已實繳了700萬元人民幣注冊資本。此外,公開的中標公告顯示,蘇州問吧耗費255萬元裝修了辦公室,該工程于2020年9月完工。也就是說,學霸君蘇州項目已投入近億元資金。
如今,學霸君爆雷,蘇州項目何去何從尚難以知曉。爆雷后的第一個工作日,即2020年12月28日,塘橋鎮政府官方微信就刪去了歷史文章中學霸君項目的信息。多名塘橋鎮和高鐵新城城投公司人士面對記者的采訪都諱莫如深,表示毫不知情。
學霸君2020年3月還在蘇州常熟市注冊了一家蘇州千問萬答教育軟件科技有限公司,啟信寶信息顯示,2020年12月29日,常熟市市場監管局以“通過登記的住所或經營場所無法取得聯系”,將這家公司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收費違反監管要求
但學霸君蘇州項目目前還在運轉,這個產品名為優學小班。
2020年12月30日,優學小班的客服對記者表示該課程還在正常銷售,但多次強調優學小班與學霸君1對1沒有任何關系。
優學小班使用“有課”在線系統教學,這個教學軟件曾名為“學霸君有課”,但2020年12月9日發布的新版用戶協議中,運營主體已變更為蘇州謙問萬答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名學霸君1對1的課程顧問介紹,自己12月的工作主要是向家長推銷小班課,到2020年12月20日已經完成了30多單。還有的學霸君1對1的老師在2020年9月曾被要求換簽勞動合同,更改后的用人單位是蘇州謙問萬答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張凱磊曾披露爆雷前小班課已有5萬名用戶,但這很大程度上來自于“燒錢”促銷。目前優學小班只面向3-7年級提供寒假課程,包含語數外三科共18節課的價格只有150元。
學霸君成立于2013年,旗下業務主要包括拍照搜題、在線一對一輔導等。截至目前,學霸君共完成6次融資,最近的一次是2017年1月來自遠翼資本、招商資本、晟道投資、啟明創投等機構的1億美元C輪融資,距今已經過去近4年。
在線一對一曾經是在線教育最火熱的賽道。跟誰學創始人陳向東回憶,2016年跟誰學經營困難時,投資人多次勸他轉向一對一業務。
但現在,一對一的風口已過,市場上的頭部機構只剩下掌門教育。2020年9月30日,掌門教育再次獲得4億美元戰略投資,據業內人士透露,2020年,掌門年營收預計將達到60億元。
2019年,掌門創始人張翼在接受采訪時曾直言,“1對1模式的機會只屬于第一名,第二名以后就很難盈利,這幾乎是無法改變的一件事情。”
在線一對一需要大量老師,存在“規模不經濟”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學霸君1對1聘用了大量兼職老師以降低成本,有的是在校大學生,有的是公辦學校老師,還有的是培訓機構或個人工作室老師。這個一對一賽道初期的模式此后逐漸被其他機構放棄,但學霸君始終沒有改變。
盡管降低了成本,但兼職教師人數太多,導致教師篩選和培訓難度大,教學質量參差不齊。而且,兼職老師產能更低,收入也低,個人發展空間有限,教師流動性很大。
一對一機構很容易出現合規問題。在2020年3月由21世紀經濟報道發布的《K12在線教育頭部公司測評報告》中,學霸君1對1存在聘用中小學教師、公布教師資質信息不完整、直播結束時間超過21:00、一次性收費超60課時等問題,在一對一機構中表現最差。
尤其是在“預付學費越多,單價越便宜”的促銷政策下,機構鼓動家長動輒一次性繳納數萬元學費,遠遠超過了“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過60課時的費用”的監管要求,如今一夕爆雷,留下難解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