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9日,第十二屆哈佛中國教育論壇正式開幕。本屆論壇以“擁抱巨變:展望未來教育”為主題,共邀請來自中美的77位頂尖專家學者、教育界精英,通過線上直播峰會的形式,探討中國教育相關話題并展示成果。
作業幫作為全球用戶規模最大的在線教育企業,同時也是2021年哈佛中國教育論壇獨家戰略合作伙伴應邀參會。作業幫智能技術實驗室負責人王巖在論壇上發表了“科技賦能教育創新”的主題演講,分享作業幫在疫情沖擊下,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賦能教育行業創新的經驗,為未來教育提供更多可能性。
擁抱時代巨變:用深度對話探索教育的無限可能
據了解,哈佛中國教育論壇成立于2010年,是美國頂尖高等學府中對中國教育關注度最高和影響力最大的平臺,并在世界教育領域擁有極高的影響力,包括澳大利亞前總理陸克文、哈佛大學教授傅高義在內的諸多國際知名人物均在論壇有過精彩分享。
在為期三天的論壇中,77位知名學者、K-12學校校長、教育科技企業家、教育領域的創業者和風險投資人等業界領袖精英,就“K-12教育”、“STEAM和創新教育”、“教育公平”、“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和自我認知”等六大關鍵教育話題進行討論。
面對2021年教育領域面臨的多種機遇與挑戰,王巖提到,希望通過分享作業幫的經驗,為未來教育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思考。
展望未來教育:用科技賦能教育創新
王巖認為:”疫情給全球社會都帶來了非常大的沖擊,也大大加速了在線化的進程,這是在線教育領域巨大的發展機遇,但也需要我們用更加創新的技術去解決一些全新的問題。”
作為中國K12在線教育的領軍企業,作業幫面對新機遇與新挑戰,主要在技術基礎設施及學習效果兩個層面做出探索。
在技術層面,作業幫不斷自主研發各種新型技術,以解決在線教育行業面臨的各種基礎設施問題。如受疫情影響而暴增的用戶量往往會造成直播的卡頓與延遲,作業幫就通過部署自主研發的基于RTC的實時音視頻直播系統,使直播延遲更低,能夠靈活地支持,包括1對多、1對6、1對1等各種班型的實時互動教學,能夠有效的減少卡頓,保證教學過程順暢穩定。這套全新的技術架構方案,從單一云服務商轉變為使用多家云服務基礎設施,構建了多云可用技術架構,大幅提升系統的冗余度、穩定性和彈性能力。
而在效果層面,作業幫則通過多套智能技術方案,保障學生的在線學習效果。
王巖表示,“在線教育的一大優勢就是將教學過程最大程度的數字化,這樣大量的創新科技都可以通過數字化的方式接入到其中,發揮線下難以做到的效果。”
為最大程度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作業幫長期投入建設自有題庫,獨創了完善、領先的資源生產平臺,保證了學習資料及題目解答等各類教育相關數據的生產供應。通過海量的拍搜數據、練習作答數據,配以強大的大數據分析體系,作業幫精準洞察全網學情,并可以針對某個地區某個學校某個學科當前教學的重點、易錯點給出數據分析和教學建議,幫助相關教育部門優化教學計劃。
除了海量題庫和數據的掌握,作業幫直播課也在教學效果上做出了很多的探索和創新。據王巖介紹,作業幫直播課不僅設計了許多的趣味交互環節,還通過一套課堂智能量化分析系統,針對用戶上課的狀態,包括是否在座位,是否有家人陪同上課,是否專心聽課,離屏幕的距離是否過近或過遠,進行智能的識別。
演講的最后,王巖展望,“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我們對教研力量持續的投入,將來作業幫還會帶來更多創新的技術,來進一步推進在線教育的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