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晚,林洋能源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億緯鋰能子公司億緯動力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江蘇億緯林洋儲能技術有限公司,合資公司將投資不超過30億元建設年產能為10GWh的磷酸鐵鋰儲能專用電池生產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去年年底,林洋能源已簽約2MW分布式光伏+2MWh儲能示范項目, 預計未來三年累計建設2GWh-3GWh儲能系統項目。
除此之外,近日,林洋能源還與華為數字能源技術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就光伏、儲能及數字能源等方面進行合作。
華安證券認為,儲能市場前景廣闊,國內多個省市已發布儲能配置政策,今年將成為國內儲能的爆發元年,林洋能源有望直接受益。
雙方再次聯手加速儲能布局
根據公告,本次林洋能源與億緯鋰能子公司億緯動力共同出資設立合資公司,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億元,其中林洋能源以貨幣出資350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35%,億緯動力以貨幣出資6500萬元,占注冊資本的65%。
合資公司將投資不超過30億元建設年產能為10GWh的磷酸鐵鋰儲能專用電池生產基地。
資料顯示,億緯鋰能以鋰原電池業務起家,歷經20年快速發展,已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高質量鋰電池平臺公司,就在6月10日,億緯鋰能還發布公告,公司及其子公司擬在荊門掇刀區投資建設年產104.5GWh的新能源動力儲能電池產業園,并根據生產需求引入鋰離子動力儲能電池配套產業。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這并非林洋能源與億緯動力的初次聯手。2017年,公司與億緯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組建“智慧分布式儲能”研發團隊。億緯鋰能提供磷酸鐵鋰電池,依托于公司在東部地區的分布式光伏電站,共同打造智能微電網。
2020年9月,林洋能源為進一步開拓儲能業務,與湖北億緯動力有限公司共同出資成立了江蘇林洋億緯儲能科技有限公司。
華安證券表示,當前雙方聯手新建產能,在儲能方向的布局有望更進一步。假設每GWh貢獻收入6億元,毛利率20%,預計新建產能每年將貢獻60億收入,毛利達到12億元。公司占比35%,預計營收將增厚21億元,對應毛利4.2億元。
未來三年或建不低于2GWh儲能系統
公開資料顯示,林洋能源成立于1995年,是國內知名的智能電表及用電信息管理系統終端產品、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
早在2004年,林洋能源便投資進入新能源領域,成立了江蘇林洋新能源有限公司,2006年底,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2012年,公司重新回歸光伏產業,主要從事光伏應用產業,重點布局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開發、建設與運營。
2015年,公司開始布局儲能及微電網業務。其南京系統研發團隊自主開發了基于云服務的林洋智慧能效管理云平臺、微電網能源管理系統、儲能變換系統,布局能源消費端的大數據業務。在政策及市場的推動下,林洋能源快速發展,如今,形成了智能、節能、新能源三大板塊業務。
目前,林洋能源的節能板塊主要業務包括智慧能效管理云平臺,一站式綜合能源服務解決方案,LED 照明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近年來,林洋能源陸續建設了江蘇啟東林洋總部工業園微電網項目、上海汽車城博物館微電網項目、上海軍工路光充儲項目、億緯鋰能惠州及湖北荊門廠區用戶側儲能項目、安徽田集電廠光儲項目等多個儲能及微電網示范項目,在儲能的多個應用領域擁有穩定的技術積累及安全可靠的項目經驗。
截至2020年,林洋能源智慧能效管理云平臺已接入約5300個工商業耗能大戶,部署超過48200個能效采集點,管理用電負荷超過1200MW,日用電量超過3000萬度。
值得一提的是,林洋能源還在2020年年度報告中表示,公司未來將為合作伙伴提供儲能系統設備、EPC工程總包及商業運營支撐等服務,實現2021年建設不低于300MWh儲能系統,未來三年累計建設不低于2GWh-3GWh儲能系統的目標。
財務方面,一直以來,林洋能源資產負債率保持在較低水平,2016年-2020年,公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34.59%、43.59%、43.01%、40.94%和44.53%,具有較好的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