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已經誕生九年,但前八年里,比特幣一直在金融市場上扮演著配角,只能躲在角落里看主流資產風光無限。不過,2017年顯然是比特幣身份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一年。一年身價升值10倍讓比特幣迅速搶占人們的眼球,其他資產反而失去光輝。可是,為什么是2017年,為什么比特幣是在2017年搶盡風頭?
這在一定程度上完全是因為動能勢不可擋,上周比特幣價格漲勢達到高潮,40小時內升破7大關口,突破19000美元,逼近2萬大關 。這讓所有曾經忽視它的政府、央行、機構、個人不得不另眼相待,乃至于CME、CBOE和納斯達克交易所紛紛上線或將要上限比特幣期貨。
不過,今年比特幣的火爆局面也受到了經濟、金融和文化發展因素的共同推動。
日本等國的監管機構已批準比特幣交易。股市飆升,再加上美國失業率持續下降也推波助瀾,讓投資者更渴望進行高風險投資。華爾街也涉足比特幣業務,芝加哥兩家大型交易所推出了比特幣期貨合約。
消費者越來越習慣通過手機進行數字收付款,甚至都不用牽涉銀行。
與此同時,這令散戶投資者進入比特幣市場的難度降低,進而推動比特幣進入主流文化。歌手Katy Perry近期在Instagram發了一張自己與巴菲特(Warren Buffett)交談的照片,稱她問了巴菲特關于加密貨幣的問題(她未透露巴菲特的建議)。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 Co., CBS)高評分美劇《生活大爆炸》(Big Bang Theory)近期的一集內容就圍繞比特幣展開。
所有這一切都讓比特幣近期的崛起與前些年出現過的情況不同。加密貨幣研究和倡導組織Coin Center的公關負責人、現年29歲的Neeraj Agrawal說,他仍不太理解,比特幣怎么突然變酷了;按說加密貨幣是怪咖圈玩的東西,跟酷聯系起來感覺不太自然。Coin Center是一家非營利機構,總部位于華盛頓。
實際上,如今很多買比特幣的人都不太懂比特幣的原理。比特幣是幾名編程人員開發的,是傳統貨幣的一種無國界數字替代品。用戶利用去中心化的電腦網絡進行交易(基于“區塊鏈”底層技術,創造出不可變的公共交易賬目),這就省掉了銀行、政府和央行等中間機構。
比特幣的性質難以界定,又以匿名為基礎,這讓不少人對其抱持懷疑態度。
他們認為,今年比特幣令人瞠目的漲勢具有金融狂熱的全部特征——2017年伊始,比特幣的價格還不足1,000美元。而且,這種貨幣的波動性仍然巨大。在11月下旬的一個上午,比特幣在突破11,000美元后不久,在幾個小時內就大跌了2,000美元。
比特幣作為一種支付方式也仍然存在疑問。盡管一些企業接受比特幣,但很少有交易是以比特幣支付的。這凸顯出一個尚未解決的問題:比特幣最終會不會成為一種類似于數字黃金的價值儲存手段,或一種支付方式。
盡管如此,比特幣仍是2017年表現最好的金融資產,已大漲逾1500%。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與供需因素有關。
比特幣是按照預設的穩定速度被創造、或“被挖掘”出來的。目前流通在外的比特幣約有1,670萬枚;當總量達到2,100萬枚時,挖掘將停止,預計這將在2140年前后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