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基本面下行、政策面不明朗的承壓下,小額貸款公司面臨的洗牌仍未結束。盡管去年以來行業整體有所回暖,但記者查閱財報注意到,2017年新三板掛牌小貸公司總體業績下滑態勢仍較為明顯。 根據財報,2017年商匯小貸、兆豐小貸、正新農貸、濱江小貸、寶利小貸、陽光小貸、廣盛小貸等營收凈利雙雙下滑。例如,2017年商匯小貸實現營業收入1.61億元,同比下滑16.84%;實現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838.75萬元,同比下滑14.88%。
事實上,為應對市場下行趨勢,去年多家公司采取降息讓利舉措,卻未能改善業績“頹勢”。例如2017年濱江小貸實現營業收入1097.82萬元,同比減少11.64%,實現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1.59萬元,同比降低85.57%;廣盛小貸實現營收1270.76萬元,同比減少11.79%,實現凈利潤382.37萬元,同比減少56.80%。
但也有多家小貸公司“逆流而上”,實現業績正增長。例如,2017年宏達小貸實現營收1.37億元,同比增長10.58%;實現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271.61萬元,同比增長10.08%。對于業績增長,宏達小貸指出,去年穩步推進產品創新,推出系列貸款產品,并與銀行進行合作等。
值得注意的是,小貸公司頻陷訴訟糾紛。例如,截至報告期末,鴻豐小貸存在6筆未結訴訟,涉訴貸款本金873萬元;信源小貸存在10筆未結訴訟,涉及金額1242萬元;泰鑫小貸則在報告期內發生9筆訴訟貸款,合計金額為1520萬元,占期末凈資產比例的14.13%。
據了解,受政策、行業、法律等因素制約,當前小貸公司發展面臨挑戰。信源小貸在財報中指出,小貸行業的監管機構為各地區的金融辦,隨著行業的持續發展,國家統一制定行業監管政策的預期加強,公司將面臨行業政策變化的風險。
根據當前政策要求,小貸公司往往只能本地化經營,較少能跨區域經營業務,導致小額貸款行業存在區域集中度高的風險,而公司業務的開展有賴于區域內經濟發展狀況。
小貸公司面臨的行業競爭亦愈發激烈。不僅公司需要面臨來自于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民間借貸等競爭對手的競爭,還需要同地區的其他小額貸款公司進行競爭。
此外,融資問題也讓小貸公司頗為“頭疼”。根據相關規定,小額貸款公司從銀行業金融機構獲得融資的余額,不得超過資本凈額的50%。而從資本市場募資更是困難重重。隨著監管趨嚴,兩年多時間里,再無小貸公司掛牌新三板,亦無掛牌的小貸公司實現定增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