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將多措并舉降成本放在了工作首位。可以說,今年的降成本工作更加具體細化,人工、用地、物流、用能等要素成本將在今年集體“瘦身”。
自4月28日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做好2018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以來,住建部等三部門發布了《關于改進住房公積金繳存機制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的通知》,國家發改委印發了《關于電力行業增值稅稅率調整相應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的通知》,這些文件從國家層面為企業減輕負擔,降低用能成本。
與此同時,3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深化增值稅改革的措施,進一步減輕市場主體稅負;4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進一步減少涉企收費,降低實體經濟成本;4月2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再推出7項減稅措施,支持創業創新和小微企業發展。
國新未來科學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徐光瑞昨日告訴記者,整體看,國家層面今年已經出臺近萬億元的減稅降費措施。地方層面,上海、天津、廣西、湖北、大連等地也陸續出臺政策,全面落實多項降成本舉措。
合理降低用能成本
深化電力天然氣價格改革
據記者統計發現,年初至今,國家發改委發布了多個降低電力成本的政策文件,2月2日印發了《關于調整寧東直流等專項工程2018-2019年輸電價格的通知》,3月28日印發了《關于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4月19日印發了《關于降低部分無線電頻率占用費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5月15日印發了《關于電力行業增值稅稅率調整相應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的通知》。
推進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方面,近幾年,國家發改委部署各地加強輸配價格監管,減少中間環節,降低偏高的輸配價格,規范管網企業收費行為,取得明顯成效。
例如,廣西壯族自治區將區內短途管道運輸價格由每立方米0.36元降低至0.2元,降價幅度達到44%左右,并限時取消沒有實質性管網投資的“背靠背”分輸站收費,每年減輕下游用戶用氣負擔1億元以上。
浙江省對杭州市天然氣管網公司不合理收費行為進行了規范,責令杭州市管網公司取消每立方米0.117元的“背靠背”分輸站收費,每年減輕下游用戶用氣負擔600萬元以上。
上海市向工業用氣高成本“開刀”,按照“管網向第三方公開、減少中間加價”的改革宗旨,將上海市化工區28家企業用氣由之前化工區發展有限公司下屬物業公司轉供,改為由市燃氣集團直供,加價幅度由0.42元/方降至0.17元/方,降價幅度達到60%左右,28家企業一年可節省用氣成本約3000萬元。園區企業都表示,天然氣價格改革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加快降低物流成本
多種途徑優化運輸方式
近年來,我國社會物流成本水平進入下降通道。2017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6%,實現“五連降”;2018年一季度進一步降至14.5%,但仍高于主要發達國家8%至9%和新興經濟體11%至13%的水平。
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可以說,這既與我國產業結構和人口、產業空間布局有一定關系;也反映出我國物流“成本高、效率低”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為推動解決這一突出問題,國家發改委重點開展了兩方面工作,一方面,進一步降低物流企業經營成本;另一方面,就是積極開展物流創新試點示范。
今年以來,按照國務院決策部署,國家發改委會同相關部門在已出臺的政策措施基礎上,針對物流領域“簡政、減稅、降費”問題,研究提出一批新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推動降低物流企業經營成本。其中,降低交通運輸業增值稅率、擴大物流企業倉儲用地稅收優惠范圍等政策已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5月1日起交通運輸業增值稅率已降至10%。目前,國家發改委正在協調推動其他政策措施的出臺,為物流業降本增效和創新發展創造更好條件。
《通知》指出,將大力發展先進運輸組織方式,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比較優勢,提高運輸組織效率。同時,將加快修訂《道路運輸條例》,完善相關法規制度,推動無車承運人有序健康發展。
孟瑋表示,今年,發改委還將重點開展3方面工作。一是按照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相關部門,在物流領域簡政減稅降費方面陸續出臺10余項政策措施,為實體經濟發展營造更好環境。二是編制國家物流樞紐布局和建設規劃,推動構建國家骨干物流基礎設施網絡,發揮物流基礎設施網絡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持保障作用。三是開展物流降本增效綜合改革試點,打破地方保護和行業壟斷,破除制約物流降本增效和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促進物流業健康發展。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清理規范涉企收費“降成本對實體經濟主要有兩大好處,一是激發企業自主創新積極性,增強內生增長動力,有助于企業加大研發力度;二是有利于改善全社會的營商環境,通過降低運行成本促進產業競爭力提升,增強經濟持續穩定。”徐光瑞表示。
2018年,國家發改委將持續推進降成本工作,更加注重中長期目標確立和長效機制建設,把降成本與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持續發展能力結合起來,以提高實體經濟供給體系質量為重點,持續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
今年國家發改委將繼續下大力氣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重點是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簡化投資項目審批流程,從精簡報建事項、開展多圖聯審、推廣區域評價、簡化竣工驗收、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等方面,提出進一步精簡的舉措。加大力度推進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全面推行政務服務網上辦理,實現數據通、業務通。
此外,還將繼續下大力氣清理規范涉企收費。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重點開展5方面工作。一是降低企業用電成本;二是降低電信資費;三是降低交通、物流領域收費;四是加強地方天然氣輸配價格監管;五是進一步強化收費監管。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改革開放處處長、研究員張煥波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降低成本的任務任重而道遠,特別是融資成本、稅費成本是難啃的兩個“硬骨頭”。建議,一是完善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稅費政策;二是有效控制地方國有企業杠桿率水平,降低地方國企利息負擔;三是建立與小微企業相適應的金融供給體系,為小微企業提供低成本資金;四是發揮公共資源在緩解薄弱環節融資的作用。
張煥波表示,建議建立以杠桿率為基礎的國有企業約束機制。分門別類確定企業的杠桿率標準,對企業經營層形成約束的同時,更要對作為企業出資人的政府形成約束。政府部門要有效履行國有企業出資人責任,適當增加自身債務降低國有企業債務水平,以時間換空間,緩解當前國有企業杠桿率過高的問題。在金融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領域等薄弱環節,政府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承擔更多的風險,提高金融機構進入相關領域的積極性。
徐光瑞表示,要保持并進一步擴大降成本效果,需要從四個方面做好工作。一是切實落實已出臺的降成本政策措施,定期對降成本效果進行跟蹤監測;二是加快要素的市場化改革,破除勞動力、土地、資金、能源、科技等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體制機制障礙;三是加快金融監管改革,減少資金供需錯配和金融扭曲;四是注重調動地方政府降成本的積極性。
“總的來看,降成本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并且是在國內房地產調控、去杠桿、降低債務、防止發生系統性經濟風險以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等復雜形勢下推動,仍需堅定不移地加快體制機制改革,以從根本上持續降低成本。” 徐光瑞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