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熱點新聞 >

          牛頓未解之謎 中國科學家測最精確萬有引力常數

          團隊成員薛超及同事在研磨球體華中科技大學供圖

          團隊成員薛超及同事在研磨球體 華中科技大學供圖

          來源:中國科學報

          1687年,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有人說這個發現得益于一顆砸到牛頓腦袋上的蘋果,也有人說這種說法純屬虛構,但無論如何,牛頓成功地讓世界各地的中學課本里多了一個描述萬有引力的公式:F=G(m?m?)/r²,其中G是萬有引力常數。

          萬有引力定律認為,大到宇宙天體,小到看不見的粒子,任何物體之間都像蘋果和地球之間一樣,具有相互吸引力,這個力的大小與各個物體的質量成正比例,與它們之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定律雖好,要想派上實際用場,還得知道G的值。然而,這個值到底是多少,連牛頓本人都不清楚。

          300多年來,不少科學家在努力測量G值并讓它更精確。

          就在8月30日凌晨,《自然》雜志發表了中國科學家測量萬有引力常數的研究,測出了截至目前最精確的G值。

          卡文迪許的嘗試

          G值不明確,萬有引力定律就算不上完美。

          但是,地球上一般物體的質量太小,引力幾乎為零,而宇宙里的天體又太大,難以評估其質量。

          于是,在萬有引力定律提出后的100多年里,G值一直是個未解之謎。

          1798年,一位名叫卡文迪許的英國科學家,為了測量地球的密度,設計出一個巧妙的扭秤實驗。

          他制作了一個輕便而結實的T形框架,并把這個框架倒掛在一根細絲上。如果在T形架的兩端施加兩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細絲就會扭轉一個角度。

          根據T形架扭轉的角度,就能測出受力的大小。

          接著,卡文迪許在T形架的兩端各固定一個小球,再在每個小球的附近各放一個大球。

          為了測定微小的扭轉角度,他還在T形架上裝了一面小鏡子,用一束光射向鏡子,經鏡子反射后的光射向遠處的刻度尺,當鏡子與T形架一起發生一個很小的轉動時,刻度尺上的光斑會發生較大的移動。

          這樣,萬有引力的微小作用效果就被放大了。

          根據這個實驗,后人推算出了歷史上第一個萬有引力常數G值——6.67×10-11N·m2/kg2。

          十年十年又十年

          卡文迪許測出了常數值,但科學家們并不滿足。

          在他們看來,萬有引力常數G是人類認識的第一個基本常數,而G值的測量精度卻是所有基本常數中最差的。

          而G值的精度在天體物理、地球物理、計量學等領域有著重要意義。

          例如,要想精確回答地球等天體有多重,就要依賴于G值;在自然單位制中,普朗克單位定義式的精度同樣受G值測量精度的限制。

          怎么讓這個數值更精確,是卡文迪許之后的科學家們努力的方向。利用現代技術完善扭秤實驗,則是他們提升測量精度的辦法。

          就在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提出后的300年,中國科學家羅俊及其團隊加入了這支尋找引力常數的隊伍,此后他們幾乎每十年會更新一次引力常數的測量精度。

          上世紀八十年代,華中科技大學羅俊團隊開始用扭秤技術精確測量G值。

          十年后的1999年,他們得到了第一個G值,并被國際科學技術數據委員會(CODATA)錄用。

          又十年后,2009年,他們發表了新的結果,成為當時采用扭秤周期法得到的最高精度的G值,并且又一次被CODATA收錄。

          如今,經過又一個十年的沉淀,羅俊團隊再次更新了G值。

          “30多年的時間里,我們不斷地對完全自制的扭秤系統進行改良和優化設計。”羅俊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在精密測量領域,細節決定成敗。光是為了得到一個實驗球體,團隊成員就手工研磨了近半年時間,最后讓這個球的圓度好于0.3微米。

          不僅如此,論文通訊作者之一、華中科技大學引力中心教授楊山清告訴記者,實現相關裝置設計及諸多技術細節均需團隊成員自己摸索、自主研制,在此過程中,他們研發出一批高精端儀器設備,其中很多儀器已在地球重力場的測量、地質勘探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自然》雜志發表評論文章稱,這項實驗可謂“精確測量領域卓越工藝的典范”。

          G的真值仍是未知

          為了增加測量結果的可靠性,實驗團隊同時使用了兩種獨立方法——扭秤周期法、扭秤角加速度反饋法,測出了兩個不同的G值,相對差別約為0.0045%。

          《自然》雜志評論稱,通過兩種方法測出的G值的相對誤差達到了迄今最小。

          目前,全世界很多實驗小組都在測量G值,國際科技數據委員會2014年最新收錄的14個G值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相對差別約在0.05%。

          盡管數值的差距在縮小,但真值仍是未知。

          “不同小組使用相同或者不同的方法測量的G值在誤差范圍內不吻合,學界對于這種現象還沒有確切的結論。”羅俊說。

          科學家推測,之所以測出不同的結果,一種概率較大的可能是,實驗中可能存在尚未發現或未被正確評估的系統誤差,導致測量結果出現較大的偏離,另一種概率較低但不能排除的可能是,存在某種新物理機制導致了目前G值的分布。

          羅俊告訴記者,要解決目前G值測量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國際上測G實驗中各種可能的影響因素,也需要國際各個小組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只有當各個小組實驗精度提高,趨向給出相同G值的時候,人類才能給出一個萬有引力常數G的明確的真值。”羅俊說。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跨村聯建產業園 推動文旅融合規范化促...
          各路豪杰搶灘氣泡水市場 各品牌誰能笑...
          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 汽車零部件企業能...
          我國共有4.6萬家保險經紀相關企業 保險...
          核桃編程頻繁電話 短信騷擾用戶被多次...
          小電科技2020年凈利虧損1.1億元 分銷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日韩乱码久久久久久| 国产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理论在线| 欧美午夜性视频| 免费看h片的网站|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外性xxxnxxxf视频| 中文国产在线观看| 最新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老外一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1024在线| 97午夜伦伦电影理论片| 少妇厨房愉情理9仑片视频| 久久在精品线影院精品国产| 欧美日韩久久中文字幕| 免费在线观看污网站| 色窝窝亚洲av网|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免费61794| 99久热re在线精品视频| 成人污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一本到99热免费| 欧美成人天天综合在线视色| 免费a级在线观看播放| 能顺利播放的男男网站free|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片软件| 4480新热播影院| 大ji巴c死你h|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欧美巨大精品videos| 免费一级欧美大片视频在线| 色吊丝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av乱码在线观看|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 大香焦伊人久久| 一级做a爰片性色毛片刺激|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av|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欧美和拘做受全程看|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爱情岛论坛亚洲高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