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CEBR)的報告認為,亞洲主要經濟體日益增長的重要性將從2018年開始持續凸顯。該報告排行榜顯示,亞洲地區在未來十年內的經濟規模將占據主導地位。
報告稱,到2032年,四大經濟體中有三個將是亞洲國家:中國、印度和日本。屆時,中國可能會超越美國居第一位。
“因為特朗普總統對貿易的影響不像原來預期的那么嚴重,美國維持全球最大經濟體桂冠的時間將比去年報告預期的長一年,”報告指出。
CEBR認為,印度將在明年超越英國和法國,成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以美元計算)。它將在2027年前進到第三名,超越德國,在本世紀下半葉居于榜單前沿。
CEBR副主席Douglas McWilliams說:“印度的增長受到其限制大額鈔票發行及實施新消費稅的掣肘。”
到2032年,韓國和印度尼西亞也將進入前十名,取代七國集團中的意大利和加拿大。
而歐洲國家方面,雖然未來幾年英國排名料將比法國靠后,但預計退歐對英國經濟的影響低于預期,使得英國在2020年能再次超越法國。
俄羅斯容易受到低油價的影響,而且過于依賴能源產業,到2032年,俄羅斯在全球經濟體的排名將從現在的第11位降至第17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