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中國市場,由于之前政策壟斷,商業氣象服務行業近乎空白。究其原因在于國內市場存在一定程度的氣象信息保護以及產業發展落后。不過,2015年6月,氣象局頒布了一項法令宣布開放中國氣象信息,并于2020年完全放開,鼓勵民營資本和氣象局合作,國內氣象信息開放后的巨大創業機會已經顯現?,F在,國內已經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正在積極挖掘氣象數據服務價值以及推動整個產業進步,這家公司就是墨跡天氣。
氣象數據蘊藏巨大價值
世界上最大的氣象數據公司——The Weather Company(簡稱TWC)是一家來自美國超過20年的天氣公司。你可能不知道這家公司,但你一定用過它的服務,所有iPhone、安卓手機(除中國區)內置的天氣數據都來自TWC。它在全球擁有超過4000萬個氣象站,10萬個天氣傳感器,在美國各地建有13個氣象資料中心,甚至擁有自己的氣象衛星和雷達網絡。
TWC的神奇之處不僅在于它的前身只是一家做且僅做 24 小時天氣預報的電視臺,還在于其B端和C端的業務板塊:C端,TWC占據了全美約51%的氣象服務市場份額,可為個人用戶定制各種各樣的天氣預報服務,比如上班路線上不同區域的雨量分布,3D動態街道路況信息等。
在B端,他們在航空、能源、保險和零售、物流領域有超過5000家客戶,包括Bloomberg、美國航空、加拿大航空等。以航空氣象服務為例,TWC能為航空公司提供飛行全時段的實時紊流、雷暴檢測和預警系統,并在此基礎上進行航線規劃和燃料添加。IBM稱整套服務能為航空公司減少50%因氣流造成的損失。
上述可知,天氣確實是一個潛在需求十分龐大的市場,類似TWC提供的氣象數據服務在國外市場已經成熟,而反觀國內,更是存在著大量專業氣象數據服務需求。
比如滴滴出行就曾開出10萬美金的價錢,尋找算法預測用車供需關系。在出行、外賣、農業、航天、運輸等各個層面,都以外賣市場為例,餓了么曾表示北京的一場降雨,因配送資源造成的損失就在百萬級別。因此,餓了么與墨跡天氣展開合作,通過專業氣象數據服務為自己的配送運力實施動態調節。
在餓了么與墨跡天氣的合作里,雙方通過打通數據建立配送模型,該模型基于三大塊數據而來:歷史短時預報數據、歷史外賣配送數據以及最新短時預報數據,基于該模型餓了么可制定未來2小時的配送計劃,降低天氣因素對外賣訂單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