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戰略性支柱產業,打造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塊,打好康養產業特色牌。省旅發大會首次提出打造“大美太行、夏養山西”新品牌。但無論是三大旅游板塊,還是“夏養山西”新品牌,都需要森林資源做依托。
山西擁有以九大國有林區為主的森林資源富集區,全省森林面積32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20.5%,是華北地區不可多得的綠色明珠。近年來,全省林業多方位發展,森林資源的活力不斷提升,從種苗花卉到林下經濟再到森林旅游等等都取得不菲的成績。今年1月23日,隨著省林業廳與國信集團森林康養產業合作框架協議的簽約,我省新的林業產業——森林康養產業正式進入規劃建設的產業化發展新階段。
論證考察
推進森林康養發展
森林康養是指依托優質的森林資源,將現代醫學和傳統中醫學有機結合配備相應的養生休閑及醫療、康體服務設施,在森林里開展以修身養心、調適機能、延緩衰老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療養、保健、養老等一系列有益人類身心健康的活動。森林康養對人體健康具有十分有效的保健作用,具有養身、養心、養性、養智、養德“五養”功效,也就是對身體、心理、性情、智慧、品德有治療的效果。
森林康養在我國還是一項新事物,我省更是處于起步階段。為促進我省森林康養產業健康、快速地發展,省林業廳不僅組織人員赴四川考察學習,引進相關的先進理念、業態和標準規范,還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就森林康養的需求、發展路徑等問題進行講解和培訓。
幾番論證,我省明確了發展森林康養的核心理念。我們發展森林康養優勢在山,根本在林,核心在環境,吸引力在創新,把這些要素放在一個“籃子”里,尋找戰略合作伙伴,走品牌化、集約化、科學化開發路子。并擬于今年啟動十處森林康養基地建設,先行先試。
提質增項
發揮森林康養價值
國務院2016年發布的《關于完善集體林權制度的意見》提出,要放活林地經營權,促進集體林業適度規模經營,支持森林旅游休閑康養等綠色新興產業。這是鼓勵集體林區發展森林康養業的重大利好政策。
有了政策支持,還要有好的資源作底。因為優質的森林資源是森林康養的根基。為此,我省通過實施森林質量提升、配套設施完善、基地設施建設、中醫藥膳開發、生態文化引導、林下經濟提質、森林體驗試點七大工程來促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建立森林康養環境監測體系,適時發布森林康養基地生態環境監測數據。組織開展省級和國家級森林康養基地評選,培育一批特色森林康養小鎮、森林康養公園、森林康養人家等,來示范推進森林康養產業發展。
與此同時,我省還將根據國家林局的規定修建太行山國家森林步道,開展森林浴、森林徒步、養生溫泉、養生飲食、森林茶館、森林觀鳥、森林教學、運動養生、芳香療養、康養指標檢測、森林體驗、自然教育等項目建設,豐富森林康養的內容和服務覆蓋面。
森林康養可以使長期生活在城市緊張環境中的人在身體和心理上得到一定程度的調整和恢復。個別因環境緊張或者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也可能通過森林療養功能調節后不治而愈。森林康養產業是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新業態。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強調,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森林是促進健康生活的最佳目的地,是建設健康環境的核心基礎,也是健康服務業創新的重要領域。森林康養產業更成為建設健康山西、打造美麗中國的新引擎。
據業界初步估計,未來山西康養產業規模可達2000億元,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我省吸引社會資本,緊緊依托清涼氣候、青山綠水、傳統醫藥、有機食品、歷史文化等獨特優勢,品牌化、集約化、產業化開發森林康養,必將使優美的森林資源成為人們共享的公共產品,必將為人們休閑健康養生提供一個新的良好場所,必將成為“夏養山西”全省域、大康養格局的主戰場,必將在康養產業“新藍海”中開辟出山西航線。今后,森林康養產業會是我省實現“夏養山西”推進綠色發展的新支撐。
目前,我省有國有林場209個,直林區國有林場有108個,市縣國有林場101個。這些國有林場有優美的森林景觀、有優良的森林環境和空氣質量,發展森林康養產業得天獨厚。康養產業的發展,將有力地推動林業產業轉型,助推文旅產業發展,領跑健康山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