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市場不好的時候,我們的機會就來了”,朗詩集團(00106.HK)董事長田明在近日舉辦的中國責任投資論壇(China SIF)夏季峰會上,接受包括人民網在內的媒體專訪時表示,并不看好下半年的房地產市場。
田明稱:“目前,房地產市場受到政策面的影響較大,一個是貨幣政策,呈現持續收緊的態勢,另外是調控政策會持續收緊,到今年下半年市場會真正迎來轉折期。”
今年上半年,我國房地產市場仍然呈現分化的態勢,一、二線城市由于調控政策趨緊市場逐漸冷卻,三、四線城市仍舊延續去年的火熱。對于這種態勢,田明判斷:“未來,三、四線城市的火熱很難再持續,由于三、四線城市的產業基礎和人口吸引力不足,投資性需求退去后市場會逐漸轉冷”
雖然對市場走勢悲觀,但是田明稱,“對朗詩在逆勢中發展保持樂觀。”這與朗詩一直堅持的綠色地產道路相關。
朗詩綠色集團董事長田明。(主辦方/供圖)
自從2012年,朗詩開啟轉型之路,“從一家專注綠色科技地產開發企業,發展為具有綠色環保、縱向一體化專業能力的國際性開發服務商”。
秉持著產品差異化的理念,朗詩專注打造創新綠色科技住宅。“市場好的時候,房子都好賣,到了市場不好的時候,好的產品才會凸顯出來競爭力。”田明稱。
今年年初,朗詩綠色地產正式更名為朗詩綠色集團。這意味著朗詩從具有綠色環保、縱向一體化專業能力的國際性開發服務商,轉型升級為致力于為用戶打造覆蓋全生命周期綠色生活體系的綠色生活引領者。
作為綠色生活引領者,朗詩不僅專注于走綠色地產的道路,也同時在整個房地產行業內倡導綠色理念,為此,朗詩與財新、商道融綠、BBD共同打造了朗詩中國的ESG景氣指數。
ESG是環境(E)、社會(S)和公司治理(G)的簡稱,是倡導在投資決策過程中充分考慮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因素的投資理念。近十年來,國際資本市場對ESG投資理念表現出越來越濃厚的興趣,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和資產管理公司將ESG引入公司研究和投資決策的框架。
而此次“朗詩·中國ESG景氣指數正式版”首次發布,彌補了這一領域的指數空白。田明在論壇上表示:“朗詩·中國ESG景氣指數的誕生,是價值觀一致的產物,其價值遠遠超越簡單的商業合作行為。”
田明稱:“房地產是中國碳排放最大的一個行業,房地產行業在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中占比40%以上。在可持續道路上,房地產企業本身的綠色環保以及圍繞房地產產業上下游的鋼鐵、水泥、建材等行業產品綠色化注定成為繞不開的話題。”
基于這一社會與行業現狀,朗詩在嚴格要求自身踐行ESG理念的同時,也根據自身的行業特性,積極推動行業一道踐行新時代下的企業社會責任。
綠色可持續發展也助力朗詩的業績發展平穩,盈利能力快速上升。去年,2017全年簽約銷售額為320.53億元,同比增長13%;實現年度收入約為62.14億元,同比增長28.3%;實現核心凈利潤9.3億,增長132%;凈負債率由2016年的102%下降到49%。
據公告顯示,截至今年前5個月,朗詩集團連同其合營公司和聯營公司,共同實現簽約銷售額107億元。而按照年初的計劃,朗詩今年的銷售目標為460億。
對此,田明表示:“目前的銷售進度是在計劃中的,一般銷售額的重頭戲會在下半年,我們有信心完成全年的業績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