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開年,對保險中介渠道的監管持續加碼。上證報記者最新梳理發現,1月份,銀保監會及14家地方銀保監局共開出82張罰單,其中過半罰單劍指保險中介機構違規亂象。
在從嚴監管基調下,進一步整肅及預防保險中介市場亂象再次被提上監管議程。多份監管文件在“補短板”的同時,還明確要求險企承擔“連帶責任”。此外,保險中介渠道的現場和非現場檢查也將“升級更新”。
上證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1月,監管部門開出的這82張罰單中,46張罰單劍指保險中介機構經營亂象,涉及33家專業保險中介機構和3家銀行。
梳理罰單案由不難發現,虛列費用依舊是保險中介機構“重災區”。與此同時,編制虛假材料、利用業務便利為他人牟取不正當利益、給予投保人保險合同以外的利益等行為也屢屢上了“違規榜”。
如有機構制造傳播虛假信息進行銷售誤導,通過歪曲監管政策、炒作產品停售等方式促銷,以捏造、散布虛假事實等方式詆毀同業;還有機構為追求短期利益,利用假報表、假數據等為保險公司“洗”保費,更有甚者虛掛中介業務非法套取資金。
監管部門采取重罰嚴懲以儆效尤。上述36家保險中介機構被處以640萬元罰金,有2家保險專業中介機構被暫停新業務、3名高管被撤銷任職資格。
為讓保險中介渠道告別“小、散、亂、差”,盡快步入良性發展軌道,監管部門正醞釀新一輪的整肅。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整肅不僅覆蓋保險中介機構,還對與之有合作關系的保險公司提出了明確要求,強化了保險公司與保險中介機構之間的“連帶責任”。
今年春節前,銀保監會向業內下發《加強保險公司中介渠道業務管理的通知》,明確保險公司要加強對合作中介渠道主體的管理。如保險公司應當加強銀行、郵政、車商等保險兼業代理渠道管理,承擔業務合規性管理責任,建立定期數據核對機制,確保保單信息真實性。銀保監會同時明確,將進一步加強對保險公司中介渠道業務的現場檢查和非現場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