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阿里聯手入局,這個行業是舊墳場還是新戰場?
繼共享單車“墳場”后,共享汽車“墳場”也出現在大眾視野。
近期,有視頻媒體拍到有約5000輛共享汽車被停放在杭州一農村。當地村民表示該空地由一家汽車公司于去年7月份租用。鏡頭里一眼望不到邊的共享汽車引起熱議,難道共享汽車行業也要涼了嗎?
圖片來源:梨視頻截圖
26日,“微公交”共享汽車工作人員對媒體表示,該處停放的主要是用得比較久不適應市場需求被淘汰的老舊車,目前已經轉賣給第三方,近期就會過來拉走。其中還有正常更新換代儲備的新車和正常運營中轉調度的車輛。
雖然這個停車場并不能被說是“墳場”,但近年有些共享汽車平臺的日子確實不好過,有的深陷“押金門”,有的干脆解散。而與此同時,卻有大佬宣布進場。
共享汽車會涼嗎?還是會有新路可走?
大佬入局
共享汽車出現負面消息或許已經并不太令人驚訝,因為近年來共享汽車平臺選擇退出競爭或者出現經營問題的消息并不鮮見。它們中的一些企業面臨著與共享單車平臺類似的問題。
2017年年底,天津的共享汽車 “SHAREN GO”被曝跑路。2018年年中,麻瓜出行和中冠共享汽車也相繼停止服務。而2018年一直延續至今的途歌汽車退押金難問題也遲遲沒有得到解決。
有數據顯示,途歌在全國現有的注冊用戶數量已達300萬人,按照每人1500元押金計算,途歌的押金總數高達45億元,而深陷押金門的共享單車平臺ofo的押金總額為10-20億元。
汽車畢竟比自行車貴重,押金自然更多,共享汽車行業一旦出現擠兌,可能將面臨一個更大的“窟窿”。天眼查顯示,北京途歌科技有限公司仍然在業,但其北京總部已經被曝出人去樓空。
又是跑路又是欠款,被這些消息籠罩的共享汽車行業看上去就讓人憂心。然而最近,這個行業卻被“大佬”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長安汽車在今年3月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多方機構簽署協議,共同投資設立南京領行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擬投資以新能源汽車為主的共享出行產業,組建出行公司。
牽頭的企業本身是知名車企,而協議中的合伙人更是讓人覺得“這事兒大了”。公告顯示本次協議的主角包括三大車企和三大互聯網巨頭。汽車行業包括一汽、東風、長安汽車;互聯網行業包括蘇寧、騰訊、阿里。除此之外,還有金融、零售等行業頭部企業加入。
被騰訊和阿里兩個“大佬”共同看好聯手打造的共享出行重資產項目,雖然才剛剛露出頭角,但已經足夠吸人眼球。3月22日的汽車整車板塊因此暴漲,截至收盤,長安汽車、東風汽車直線封住漲停板。
除了傳統車企,自帶互聯網血統的滴滴也入局共享汽車。自在杭州、寧波、泉州和淄博上線后,今年3月11日,滴滴共享汽車又登陸西安。
2019年的共享汽車行業正在經歷洗牌,舊成員彌補缺漏,新朋友強勢入局,而歷經變革,它或許不會再是從前的模樣。
解決問題
不管是更有錢了,還是車更好了,如果不能解決現有的一些疑難雜癥,那么共享汽車行業就仍然難以解決危機。
這些問題中目前最受關注的,恐怕就是押金難退。對此,監管層已經有所行動。
交通運輸部3月19日發布的《交通運輸新業態用戶資金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要求,運營企業原則上不收取用戶押金,確有必要收取的,應當基于協議,提供運營企業專用存款賬戶和用戶個人銀行結算賬戶兩種資金存管方式,供用戶選擇。用戶押金歸用戶所有,運營企業不得挪用。
同時,意見稿對押金金額也做出了規定,要求汽車分時租賃的單份押金金額不得超過運營企業投入運營車輛平均單車成本價格的2%。
這在行業里其實已經有了實踐。從今年年初開始,滴滴共享汽車開始試行免押金政策。對于押金的管理趨于規范,能讓用戶減少顧慮,同時降低資金風險與使用成本。
對于出行服務,不方便,體驗不好是原罪。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表示,共享汽車平臺出現問題,是因為企業在跑馬圈地和探索新模式,但對共享汽車的需求并沒有深刻的理解。
“我曾經從家里開共享汽車去機場,我發現我開到機場后需要把車停在離機場五公里處的一個停車位,再去機場。”崔東樹表示,使用成本和便利性影響共享汽車有效落地。
區別于共享單車,共享汽車還未出現如摩拜、小黃車一樣的行業巨頭。有業內人士認為,這樣的現狀下,根據自己落地地區的不同需求、不同交通狀況制定因地制宜的差異化運營模式,提供出行服務,是提升用戶體驗的通途。
一方面提供更好服務,一方面也保護了自身。有業內人士對媒體表示,這種模式下,如果哪一城出現了決策失誤乃至被迫退出市場,也不至于牽一發而動全身,從而規避了系統性崩盤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