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汽車界人士最為關心及廣泛議論的問題是,2019年車市低迷態勢是否會延續到2020年、能否出現正增長拐點?如何把脈今年車市走向,從不同角度做出準確的分析與判斷,至關重要。
業內多數唱衰
對于2020年中國車市走勢,多數機構及專家預期負增長。中汽協負責人表示,未來3年中國汽車消費曲線依然維持“L”形態勢,難以出現“V”形反轉。2020年車市降幅將比上年有所收窄,預計銷量2531萬輛,同比降幅2%左右,正增長拐點或將出現在2023年。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預測,雖然年末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有所下降,但2020年車市將繼續下行探底,預計銷量2250萬輛左右,同比下滑10%,調整力度超過去年,還將出現補償性下跌。谷歌大中華區資深預測算法顧問丁思涵通過基于80個變量的數學模型預測,2020年我國車市降幅為6.6%。
多數機構和人士對今年車市之所以唱衰,主要存在三大負面因素影響,一是宏觀經濟穩中有降;二是底層消費者就業及消費受損;三是中美經貿摩擦持續發酵。短期內,影響2020年車市的這三大負面因素并不會消失,還將在“十四五”期間持續影響汽車市場。宏觀經濟遲遲沒有探底,汽車市場探底也非常困難,目前還沒有看到市場回暖的信號。
另外,還有多個疊加因素影響2020年汽車市場走勢。包括“汽車領域的消費刺激政策”因落地時滯或效果不及預期引發消費者觀望,一定程度上延緩購車需求;國六排放標準提前實施和增值稅下調,對消費者心理、廠家排產和經銷商都帶來巨大影響。
或有回暖希望
當然,也有一些機構和人士預估市場將有回暖趨勢,或呈V字形走勢。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2020年車市預計增長1%,乘用車增長1%;新能源汽車銷量挑戰目標是200萬輛,中性判斷約為160萬輛。中國汽車技術中心數據資源中心預測將實現1.2%的同比增長,終端零售量將達2584萬輛;乘用車和商用車預計為2202萬輛和382萬輛,實現同比增長。中信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陳俊斌預測,汽車行業最差的時間已經過去,開始觸底上行,預計2020年行業銷量有望增速轉正。
從消費者層面看,市場從增量轉向存量增長,今年增購換購數量將有所增加,2018年的汽車保有量數據顯示,車齡為5-9年的累計置換比例為54.9%,此區間有超過7000萬輛乘用車,而中國市場的平均換購周期為7.3年,這部分消費者的換購需求有望在2020年釋放。從購買力層面看,目前國家多項財政和貨幣政策的有力支持,汽車業盈利有望進一步修復。此外,房地產行業進行調控,對汽車消費的擠壓效應相對減弱,有利于釋放消費潛能。
從購買意愿層面看,一系列減稅降費和促進消費政策出臺,著力放寬限購,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場消費信心并起到示范作用。
對于中國車市長遠的發展,業內人士仍抱有很高的期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預測,中長期來看,汽車消費將從中高速增長階段轉向中低速階段,增速有望維持在4%-5%,到202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300萬輛,保有量為4.1億輛,千人汽車保有量接近290輛。天津大學汽車戰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郭焱認為,未來幾年中國車市將呈恢復性增長,2025年有望回升至2700萬輛,其中乘用車2230萬輛,商用車470萬輛。中國車市未來3000萬、4000萬輛的年銷量是完全可期的。
三大亮點凸現
其實,即使車市寒冬中也有亮色。一是去年豪華車市場逆勢而上,顯示出消費升級的趨勢,是汽車行業向高質量發展的信號。2014年,普華永道曾預測,中國豪華車市場在2020年將逾300萬輛。多年來,豪華車市場的增長一直高于乘用車市場增長平均水平,近幾年豪華車市場的市占率一直都在加速增長。2020年的豪華車實現300萬輛的預測目標并不是沒有可能。
二是取消二手車限遷等新政使二手車市場蓬勃發展,2019年二手車市場的表現好于新車市場,出現交易量和交易額雙增長的態勢。預計2020年國內二手車交易量將繼續增長,達到1680萬輛,同比增長15%。在新車銷售不利的情況下,市場需要盤活存量來拉動增量,通過提高置換率來拉動新車銷售。另外,二手車出口市場也將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逐步打開。
三是繼2009年之后,去年政府出臺的新一輪“汽車下鄉”政策,三四五線城市和鄉村有望成為車市的新增長點。與十年前相比,這次“汽車下鄉”所處的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汽車市場開始進入普及后期,主力市場從一、二線城市逐步轉移到三、四、五線城市,以及廣大鄉鎮和農村;因此,新一輪“汽車下鄉”不僅是普及汽車使用,更是更新汽車產品,尤其要加強新能源汽車在新農村的推廣落地。新能源車企應通過整合政策、技術、資源等各方優勢,向鄉鎮市場全力下沉,擔當起拉動行業增長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