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年凈利潤超200億元,賬上貨幣資金超1300億元,2019年前三季度經營性現金流凈額超300億元,此前沒有過發行債券記錄的上市公司,突然要注冊額度不超過180億元的債務融資工具,是怎么回事?
上述這家企業就是格力電器(000651.SZ)。3月2日,格力電器公告稱,公司擬注冊發行債務融資工具,額度合計不超過180億元,其中擬注冊超短期融資券的規模不超過人民幣100億元,短期融資券的規模不超過人民幣30億元,中期票據的規模不超過人民幣50億元。
無獨有偶,美的集團(000333.SZ)在2月27日公告,公司擬注冊發行總額度不超過200億元的債務融資工具,其中超短期融資券不超過人民幣100億元、中期票據不超過人民幣100億元。
兩家企業給出的募集資金用途非常類似,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償還債務、支持重大項目的投資等。兩家企業的該次募資均還需要各自股東大會的審議。
但兩家企業的財務狀況均良好,在上市公司行列里,幾乎可以稱得上是“不差錢“的代表。兩家家電巨頭均選擇在這個時間點提出注冊發行200億元左右的債務,背后可能有哪些考量?
賬上有錢卻想舉債
一名家電行業人士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他看不懂為何格力電器和美的集團想要發行債券,目前這兩家公司的業務沒有明顯的改變。
格力電器在2月18日花了2000萬元注冊成立一家全資子公司珠海格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開始涉足設計、制造和銷售第Ⅱ類醫護人員防護用品、紫外線消毒設備、生理參數分析測量設備、手術室感染控制用品,3月9日,格力電器首次開賣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每個售價3元,一次性KN95口罩每個售價5.5元。但即使格力電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生產防疫物資,估計也不會動搖主營業務,格力電器依然是一家生產空調為主的家電企業。
在上述家電行業人士看來,在沒有大幅投資開發新業務的情況下,格力電器和美的集團積累了數額不小的盈利和貨幣資金,按理說可以滿足自身的生產經營需求。
以格力電器的財務報表為例,2019年前三季度,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為221億元、經營性現金流凈額達327億元,截至2019年9月30日,合并報表貨幣資金達1362億元,流動資產超過流動負債486億元。
Wind顯示,格力電器自上市以來還未有過發行債券的記錄。
美的集團方面,2019年前三季度,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為213億元、經營性現金流凈額達297億元,截至2019年9月30日,合并報表貨幣資金達524億元,流動資產超過流動負債706億元。
Wind顯示,美的集團最近一次發行債券是在2016年。
美的集團方面,近日有個相當耗資的動作:2月21日,美的集團董事會同意以集中競價的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65元/股,回購數量不低于4000萬股且不高于8000萬股,3月9日,美的集團首次通過回購專用證券賬戶執行董事會在2月21日作出的回購公司股份安排,耗資3211萬元。以目前美的集團的股價和最低的回購股份數額計算,美的集團執行完畢2月21日作出的回購股份安排,也需要21.6億元。不過,美的集團稱,回購公司股份所用的資金為自有資金。
3月9日,經濟觀察網記者就當下擬注冊發行債務融資工具背后的考量采訪格力電器和美的集團,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外部影響
在家電行業觀察家洪仕斌看來,從外部因素分析,3月1日新《證券法》的實施和疫情壓力之下的未雨綢繆都有可能促成格力電器和美的集團在這個窗口期舉債。
中信證券債券研究的分析師認為,新《證券法》實施后,監管層對公司債的監管由核準制改為注冊制,刪除了“最低公司凈資產”“累計債券余額不超過公司凈資產的百分之四十”“公司債券的期限為一年以上”等條件,完善持續信息披露要求,壓實發行人、證券服務機構的法律責任。總體來看,新《證券法》實施后,發行公司債券的審批流程簡化、期限更加靈活,債券的發行量有望增加,上市公司發行公司債的積極性更高,高評級信用主體呈現強者越強的趨勢。
在此背景下,格力電器和美的集團發行公司債更為簡單和受追捧。
洪仕斌指出,格力和美的,由于有強大的品牌效力,對上游供應商可以延期付款,對下游銷售渠道可以先款后貨,雙重效應下,它們的現金流情況通常不會表現難看,但疫情之下,或許需要對上下游企業更多扶持,兩家公司或許也在為疫情可能對自身的沖擊做好財務上的準備。
格力電器方面披露,本次擬注冊發行的債務融資工具,超短期融資券單次發行期限最長不超過 270 天,短期融資券單次發行期限最長不超過1年,中期票據單次發行期限最長不超過 7 年。美的集團方面披露,本次擬注冊發行的債務融資工具,超短期融資券單次發行期限最長不超過270天,中期票據單次發行期限最長不超過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