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大片海外同步上映,搶占國際市場時機到來?
葛怡婷
截至2月8日,春節檔預售總票房突破5億元,振奮的不只片方。7部大片集結,這個春節之于電影行業的意義超越以往。亮眼的預售成績和觀眾的熱情,紓解了過去一年的陰霾。
值得關注的是,海外觀眾也能夠同步體驗華語大片齊賀歲的年味。據了解,奇幻動作片《刺殺小說家》、動畫電影《新神榜:哪吒重生》將在北美、澳新、東南亞等海外多地同步上映。劉德華主演的《人潮洶涌》將在新加坡同步上映,北美、澳新地區則于元宵節左右上映。
在疫情趨于穩定的澳大利亞,《刺殺小說家》和《新神榜:哪吒重生》都將在墨爾本博物館內一塊全球最大的IMAX銀幕放映并舉辦首映活動。在此之前,這里通常是《星際穿越》等好萊塢巨制的首映之地。
過去一年,對于電影從業者來說,難是不言而喻的。由于國際范圍內疫情仍在繼續,海外發行業務遭受重創,銷售成績滑坡。危機之中,華人影業海外發行總監祝冉華看到了積極的信號,這家公司隸屬于CMC Inc。華人文化集團公司,目前擁有國內規模最大的海外發行網絡。
疫情期間,率先恢復的中國電影市場,為海外發行提供了片源儲備,當好萊塢巨制不斷撤檔、延期,院線整體陷入生死存亡的時刻,從內容端到發行端,中國電影與海外院線相互扶持,使得電影人之間聯結越發緊密。患難時期的合作,帶來的一個顯著變化是,華語片在國際市場上的占有率和話語權的提升,此次華人影業發行的《刺殺小說家》《新神榜:哪吒重生》《人潮洶涌》三部影片在國際院線系統中,排片均處于領先位置。
尋找破圈可能
《刺殺小說家》是華人影業最早確定合作的春節檔影片。去年1月10日,《刺殺小說家》發布預告及海報,率先定檔2021年春節檔。
影片改編自作家雙雪濤同名小說,由《繡春刀》系列導演路陽執導,耗時5年,講述“兩個世界”相互交織的故事。父親為尋找失蹤女兒,接下刺殺小說家的任務,與此同時,小說家筆下少年復仇的奇幻世界,也正影響著現實。從目前釋放的物料來看,影片使用了動作捕捉和虛擬拍攝技術,特效方面達到國內頂級水準,也是春節檔最受期待的影片之一。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刺殺小說家》頗具“黑馬”潛質。
《刺殺小說家》糅合了動作、奇幻、冒險、武俠等多元類型,在成熟的電影工業水準基礎上,這是一個極具東方色彩和中國審美的故事。故事的主題是孤膽英雄的冒險,蘊藏著一種國際通行的語言:凡人的抗爭、信念與希望。加之路陽的《繡春刀》系列在國際市場的表現,祝冉華判斷,《刺殺小說家》的品相適合海外發行,并且具有破圈的可能。華人影業與《刺殺小說家》主控方華策影業在去年上半年即達成合作意向,并投入超越以往的宣發力度。
與好萊塢大片幾千萬美元的成本投入相比,華語片的海外發行宣發成本有限,因此要求在渠道和平臺選擇上精準投放。《刺殺小說家》的海外宣傳攻勢持續半年之久,去年6月8日即公布國際版海報,并在戛納國際電影節期間開啟正式宣傳;與此同時與海外媒體、跨行業的意見領袖溝通本土化宣傳,在國際電影市場尋求更多聯名合作。基于《刺殺小說家》的視覺風格,發行團隊在北美網絡社區、YouTube游戲頻道進行較大力度的物料投放,調動目標觀眾的觀影興趣。
從《戰狼2》《唐人街探案2》《流浪地球》,到《刺殺小說家》《人潮洶涌》,“出海”的華語電影從過去單一的武俠、動作類型片發展成為多元類型片角逐海外市場的局面。祝冉華希望,通過各種類型影片的同步發行,將海外華人引入春節檔的氛圍當中,并將這一概念打入海外市場,調動更多本土觀眾的觀影積極性。據了解,院線上映之后,這些影片還將在國際主流的新媒體平臺上陸續發行。
“在華人觀眾之外,將一個陌生的文化、語言推廣出去,一直以來都是非常難的。對于本土觀眾來說,有時一聽到是非英語電影,或是一看到亞洲面孔,就直接忽略了。”華人影業目前的路徑是通過發行有特色的華語片,在華人聚集區擴大影響力,推高票房天花板,同時向本土觀眾擴散,提升海外觀眾對中國電影的認知。
鑒于文化壁壘的存在,要求華語電影迅速達到好萊塢大片的票房量級并不現實,票房突破基于漫長的資源積累和平臺搭建。祝冉華向第一財經表示,“從近幾年收集的市場調研來看,國際電影發行業對華語片的印象、反饋,持續釋放積極的信號。”
危機中有轉機
2010年以來,盡管國內電影票房高速增長,單片紀錄不斷刷新,但華語片的海外票房收入規模卻沒有顯著擴張。這一紀錄至今由2004年的《英雄》保持,該片上映首日發行規模達到2031家影院,最終拿下5300萬美元票房。除了電影內容是外國人喜愛的武俠風之外,《英雄》的成功離不開當時的發行公司米拉麥克斯影業的支持。
如何從好萊塢長期壟斷的發行網絡中開疆拓土,一直以來都是國內海外發行從業者需要直面的難題。眼下疫情反復,影院關停,部分影片遭遇臨時撤檔,從業者需要不斷調整心態適應突如其來的變化。
出人意料的是,海外發行的渠道開拓和市場占有率在過去一年得到顯著提升。在此之前,北美、澳新、英國等地,能夠排映華語電影的院線僅有幾家主流院線,影片上映期間,每家院線最多開放40家影院。2020年,以華人影業為例,北美合作院線超過20家,英國超過10家,澳新、斐濟合作院線超過16家,院線合作的市場占有率達到90%以上,本次春節檔影片在國際院線系統中,排片都得到了較大傾斜和支持。
中國電影市場的率先恢復,給海外發行帶來新的突破。“對于院線而言,去年真的不太容易。”無片可放,觀眾寥落,電影業集體處于危機的時刻,華人影業主動接洽此前未曾合作的院線,共同協商可以放映的華語電影,安排優質的片源進行復映。
《八佰》上映時期,正是海外疫情最嚴重的時期,祝冉華發現,海外觀眾對該片的期待值較高。與此同時,汽車影院的票房在某一段時間內持續增長,證明觀影需求仍然存在,由此華人影業安排《八佰》在洛杉磯、舊金山等地的汽車影院進行放映,這也是首部在汽車影院同步上映的華語電影,隨后《蕎麥瘋長》等國產片也陸續安排了汽車影院的放映。
去年,中國超越北美成為全球第一票倉,中國電影市場的恢復能力舉世矚目。“現階段以國內市場為重,這是不需要懷疑的。海外發行的目標是在中國電影發展越來越好的情況下,將中國電影的全新形象推向國際舞臺。”祝冉華說。
2019年的春節檔票房冠軍《流浪地球》在海外上映晚于國內,最終在北美地區收獲了587萬美元票房,也是近年來在北美上映票房表現最好的國產電影。祝冉華記得,《流浪地球》上映后,澳新地區的一位院線經理告訴她,自己很喜歡《流浪地球》,并希望能留存一張藍光碟以紀念。在祝冉華看來,將華語電影推向海外市場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將更多優秀的中國影人推向國際舞臺。“如果現在上映一部郭帆監制、導演,或者是與《流浪地球》相關的影片,國際電影市場的印象與認知一定與過去有較大不同。”
長遠而言,海外電影市場是中國電影產業增值的重要引擎之一。華語電影不斷出海,也是華語電影人與國際資源對接的過程,通過優秀影人、影片在國際舞臺上的持續亮相,逐步建立起一個全新的中國電影形象,進而在未來實現票房上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