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烊”的春節更有活力
■ 來論
由商家自發,到政府推動,“不打烊”表面上看是“就地過年”的應急之需,可實際上也是未來的趨勢。
又是一年春來到?!熬偷剡^年”,成了今年春節的熱詞。隨之而來的熱詞,還有“不打烊”——繼快遞首次全面“春節不打烊”后,外賣也加入了“不打烊”行列。
據商務部消費促進司司長朱小良介紹,為保障群眾就地過年,商務部廣泛動員商貿企業春節期間開門營業、延長時間,全國百萬商家加入“外賣不打烊”活動,推出外賣年夜飯預訂和送餐服務,多地數千家商場、超市延長營業時間,部分品牌連鎖超市各門店、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在春節期間不休市、不歇業。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往年在此期間,商家通常也會暫時關門歇業,一般要待到正月初八或十五之后再營業。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春節期間的消費需求愈發旺盛,部分商家看到了商機,主動縮短歇業時間,或者干脆“不打烊”。但此前的“不打烊”,多集中于餐飲、旅游、交通、零售等服務領域,參與經營者較為有限,并非主流,影響也不大,只是春節消費市場的點綴。
但今年不同,因防疫需要,大量外來人員響應號召“就地過年”,使得今年春節期間的城市消費群體陡然增加,對過節物資和服務供應均提出挑戰,也直接刺激了消費市場的增長。
當此之時,商務部、各地政府發布“就地過年”配套政策,鼓勵商家“不打烊”提供服務,也會激勵更多商家主動加入“不打烊”隊伍,保供應、促消費。
就目前看,不僅僅是很多傳統行業,快遞、外賣、電商、直播帶貨等行業也紛紛宣布“不打烊”,很多商家制定了春節保供方案,安排充足物資、人手提供服務,以滿足消費者的旺盛需求。比如,快遞行業就做了日處理1億件的服務能力儲備,力求讓消費者可以隨時下單,安安心心過個“云消費”春節。
從商家這端看,數千萬外來人員留下過年,消費需求得以釋放出來,形成了春節消費的增量,這本就是機會。而“不打烊”成為今年春節的主流趨勢,意味著更多商戶開門營業,很多城市也能一改往年的冷清場景,增添許多生趣。
由商家自發,到政府推動,“不打烊”表面看是應急之需,可實際也是未來的趨勢,未來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外來人員轉化為市民,“就地過年”將逐漸成為習慣,春節消費需求增量亦得以催生,春節也必將更有“年味兒”。
□江德斌(時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