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紀事】就地過年:一線工人堅守崗位忙不停
【解說】2月11日,農歷臘月三十,中國農歷年中的最后一天。當天上午,在濮新高速公路寧沈段一處橋梁樁基施工現場,51歲的電焊工人老劉,戴著留有施工印記的口罩和安全裝備,堅守在崗位一線。雖沒回家過年,但老劉顯得也并不失落。
【同期】電焊工人 劉禮禮
看著我焊的電焊(火花)像煙花一樣,特別地絢爛。希望我在2021年努力工作,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多掙點錢。過年可能不能回去了,工地給我們安排大餐了,我們一起歡樂在外地工地干活、過春節。祝朋友們新年快樂。
【解說】濮新高速公路全長700公里,北起河南濮陽,南到湖北陽新,建成后將與多條國家和省級高速公路相交叉,形成豫、魯、皖、鄂又一省際南北大通道。該項目河南段為省重點項目,對促進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響應國家就地過年號召,濮新高速公路寧沈段6標項目的工人們都沒有放假回家,堅守在施工一線。
【解說】離開老劉作業處,記者依次走訪了該項目的路基清表和涵洞通道墻身模板拆除施工現場。機械轟鳴聲宛如一場“交響樂”,工人們緊張有序地忙著作業。
【解說】忙碌中時間好似過得很快,轉眼已到中午。項目部提前為工人們備好了新年禮和團圓家宴。其實收到禮物的,不止一線工人,還有他們的家人。
【現場同期】爸爸單位寄的東西收到沒有?收到了,里面裝了可多東西。你喜歡不喜歡?喜歡。
【現場同期】過年好 禮物很貼心
【同期】中國中鐵七局路橋有限公司黨委書記 毛三華
積極響應國家就地過年的號召,我們一線員工舍小家為大家,不能回家過年,但我們提前給他們(家人)寄去了新年禮物及小孩的學習用品,請員工家屬放心,他們在施工一線過年,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嘗到家的味道。
【解說】就地過年,留下的是腳步,涌動的是奉獻敬業精神,彰顯的是愛崗愛家愛國之情。這些年,中國航天、中國鐵路、中國橋梁、中國高速、中歐班列等已成為享譽世界的“名片”。“名片”的背后,離不開各個環節中施工者對各自責任與技術的嚴謹要求。
【同期】電焊工人 劉禮禮
(焊電焊)手要拿準拿穩一些,速度不能太快。太快(容易夾渣)焊接不好,速度要拉均勻焊。現在質量確實好得很。我們在工地干的時候,眼看著不管是混凝土,鋼筋方面,質量確實好,工地要求非常嚴,監理也非常重視這個問題,管理人員也非常重視質量問題,(要求)特別嚴,這也是我們中國速度質量的一個保證。
李超慶 河南鄲城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