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茶煙更健康?上海廣告監測中心:也危害人體,未證實可戒煙
鄒娟
“茶煙”更健康?還可以幫助戒煙?
所謂茶煙,就是把茶葉當作煙草來抽。在商家的廣告宣傳中,茶煙的外觀、吸食方式、味道等都與傳統香煙類似,但不含有尼古丁,因此自稱具有“替煙”“戒煙”等功效。
近日,上海市廣告監測中心發現,茶煙產品在網絡銷售平臺上日益增多。經過中心分析,上述宣傳與實際情況并不相符。
茶煙產品在網絡銷售平臺上日益增多。電商平臺截圖
茶煙質量如何保障?上海市廣告監測中心透露,目前茶煙既不在《食品生產許可分類目錄》內,不屬于食品范疇,無法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產品中也不含煙葉,不屬于煙草制品,無法獲得煙草專賣生產企業許可證。因此,茶煙在生產過程中沒有相應的國家標準對其進行規范。宣傳“可抽可泡”的茶煙不僅對自身性質含糊不清,還存在一定質量安全隱患。
吸煙有害健康,為了在消費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不少商家打出了“抽茶更健康”的旗號。
上海市廣告監測中心表示,所謂的“健康”主要指茶煙不含有毒物尼古丁,然而茶煙同樣是通過燃燒的方式吸入人體,茶葉在高溫燃燒過程中仍然會產生焦油等有害物質,同樣會危害人體健康。
監測中心發現,部分茶煙產品在所宣傳的檢測報告中不僅檢測出了焦油,且含量高達14.41mg/cig。根據國家煙草專賣局發布的《關于調整卷煙焦油限量要求》通知,自2013年1月1日起生產的盒標焦油量在11毫克以上的卷煙產品不得進入市場銷售,該茶煙焦油量超國家卷煙標準近1/3,其“健康”噱頭不攻自破。
茶煙的有害物不比香煙少 上海市市場監管管理局供圖
監測發現,茶煙產品在宣傳時無一例外都提到了“替煙”“戒煙”的作用。
對此,監測中心表示,香煙中的尼古丁對中樞神經有刺激作用,是使人興奮成癮的主要成分,但茶煙中不含尼古丁,抽茶煙是否能代替香煙獲得同樣的滿足感,起到“替煙”作用,尚未能證實。而宣傳中推出的“90天抽茶戒煙法”也毫無科學依據。
而在網絡銷售平臺搜索“茶煙”關鍵詞,可以看到不少知名香煙品牌的高仿品充斥其中。
傍名牌的茶煙 上海市市場監管管理局供圖
監測中心表示,“中華紅”“俐群俐”“鈺溪”“小熊喵”等品牌利用同音字、字體縮放、相似字形等手段與知名香煙品牌進行捆綁,加之產品包裝外觀與原版高度相似,極易使人產生混淆,對消費者造成誤導。
曾經熱銷的電子煙在《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出臺后宣傳更加隱蔽,茶煙取而代之。目前,網絡購買茶煙無門檻,同樣對未成年有潛在危害。
上海市廣告監測中心建議相關主管部門引起高度重視,進一步明確產品屬性,出臺相關行業標準,規范茶煙的生產、銷售等環節。
茶煙產品在網絡銷售平臺上日益增多。 電商平臺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