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近期一些地方菜價上漲屬季節性、規律性波動
中新網2月22日電 針對記者提到的近期一些地方蔬菜價格有不同程度的上漲,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張桃林22日回應指,受前期寒潮低溫還有生產流通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近期一些地方蔬菜價格上漲,屬于季節性、規律性的波動。
資料圖:市民在采購蔬菜。 中新社記者 蔣啟明 攝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有關情況。有記者提問:我們發現近期一些地方蔬菜價格不同程度的上漲,老百姓很關心自己的“菜籃子”。想問農業農村部,在“菜籃子”產品生產供給以及市場走勢方面如何?
對此,張桃林表示,蔬菜生產的季節性很強,特別是每年3-4月,也是冬春蔬菜和夏季蔬菜倒茬的季節,上市的蔬菜數量、品種減少,價格相對上漲,這也是通常講的“春淡”。近期一些地方受前期寒潮低溫的影響,還有生產流通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蔬菜價格上漲,這還是屬于季節性、規律性的波動。
農業農村部為此專門成立了“菜籃子”產品穩產保供的工作專班,一是加強生產和價格監測,二是組織專家和各級農技人員及時深入到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指導服務,保障蔬菜穩定生產。三是指導各地篩選確定一批蔬菜應急供應的儲備基地,設立熱線電話,加強產銷銜接,協調解決生產中存在的突出堵點難點問題。
張桃林介紹,根據現在的調度,全國冬春蔬菜的播種面積是8500萬畝,和常年相比,增加了100萬畝,特別是去年11月份以來,蔬菜產品月均上市量保持在5400多萬噸以上,同比增加2%。目前這一段時間天氣波動比較大,隨著天氣回暖,蔬菜生產將逐漸進入旺季,所以從后期走勢看,主要蔬菜品種的產能和供給是有保障的,預計價格也將遵循常年季節性波動的規律,以總體走低為主。
張桃林指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蔬菜穩產保供工作力度,及時指導各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蔬菜生產,確保蔬菜產得出、供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