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發布
我國老百姓的營養現狀怎么樣?五大核心問題披露
2021年2月25日上午,中國營養學會發布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下稱《報告》),同時就《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修訂工作進展進行了介紹。膳食指南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報告》跟膳食指南到底是什么關系?我國居民目前的營養狀態怎樣?關于這些問題,會上專家都給予了解答。
我國居民的營養狀況明顯改善
膳食不平衡、高油高鹽攝入仍存在
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代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報告工作組發言時,首先表達了一個基本結論: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居民的營養狀況和體格明顯改善?!秷蟾妗分赋?,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國的營養保障和供給能力顯著增強,人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人均期望壽命從35歲提高到77.3歲,居民營養不足與體格發育問題持續改善,主要表現在居民膳食能量和宏量營養素攝入充足,優質蛋白攝入不斷增加,居民平均身高持續增長,農村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顯著降低,這些都是食物供應充足、膳食質量提高的主要貢獻。
而說到問題,主要有下面五個方面:
一是膳食不平衡的問題突出,成為慢性病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高油高鹽攝入在我國仍普遍存在,青少年含糖飲料消費逐年上升,全谷物、深色蔬菜、水果、奶類、魚蝦類和大豆類攝入普遍不足。
二是居民生活方式明顯改變,身體活動總量下降,能量攝入和消耗控制失衡,超重肥胖成為重要公共衛生問題,膳食相關慢性病問題日趨嚴重。
三是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食物結構有待改善。農村居民奶類、水果、水產品等食物的攝入量仍明顯低于城市居民,油鹽攝入、食物多樣化等營養科普教育急需下沉基層。
四是嬰幼兒、孕婦、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的營養問題應得到特殊的關注。
五是食物浪費問題嚴重,居民營養素養有待提高。
丁鋼強在現場也建議大家,在日常的飲食安排中,要把食物多樣放在第一位,多攝入全谷物、蔬菜、水果、蛋類、海產品、奶類、豆類和堅果等食物,減少鹽、油、添加糖和酒精等食物的攝入。
有90多個國家(地區)有“膳食指南”
其中有十個關鍵詞是“全球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