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春節廣東消費力領跑,兩大趨勢值得關注
作者:何樂舒
有專家表示,今年春節消費有兩個流向變化值得關注:一是“原年人”的本地消費,二是境外消費回流內地。
2021年春節黃金周,在就地過年的背景下,用工大省廣東消費表現亮眼。
數據顯示,2021年春節黃金周,廣東省共接待游客3964.3萬人次,其中省內游客(含市內游客)占比93.3%,全省旅游總收入204.8億元。另一方面,廣東多市商品消費人財兩旺,不僅線下商圈客流明顯增加,線上消費也出現大幅增長。
廣州國際商貿中心重點研究基地主任張昱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從經濟復蘇的角度看,短期內消費回流有助于拉動服務業和零售業率先實現增長,但長期的復蘇趨勢仍取決于疫情是否出現反復以及防控措施的實施和有效性。
就地過年帶火省內游
2月17日,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2021年春節黃金周成績單:據初步測算,2021年春節假期期間(2月11日—17日),全省共接待游客3964.3萬人次。其中接待過夜游客953.4萬人次,一日游游客3010.9萬人次;接待省內游客(含市內游客)占比93.3%;全省旅游總收入204.8億元。
作為用工大省,廣東外省份在粵務工人員約1900萬人。據廣東省人社部門節前監測統計,今年計劃留粵過節的外省務工人員預計約1200萬人,占比超過六成。對于留粵人員,廣東省以及各地市都推出“留人禮包”,多地向留粵務工人員免費發放景區門票,規劃特色旅游路線,發放消費券等,鼓勵省內游。
2月15日,游客在廣州塔頂戶外觀景平臺排隊乘坐摩天輪。 圖片來源:新華社
春節期間,廣東省景區預約數排名保持全國領先。2021年2月11-17日,全省重點景區預約總數為221.7萬人次,其中15家5A景區預約人數超過70萬人次,全省景區預約前三名分別是廣州長隆旅游度假區、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廣州白云山風景區,總預約數排名前三的地市分別是廣州、惠州和東莞。
值得一提的是,與節前各旅行社的預測一致,“泡溫泉”成為廣東游客的熱門選擇。廣東市民李小姐在正月初三(2月14日)入住云浮市一家溫泉酒店,她表示:“去的不算是熱門的酒店,所以人也不算多,但價格偏貴,一間房要2000多元一晚。”
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副局長吳青松在2月1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廣州從化區、增城區高端溫泉度假酒店及精品民宿受熱捧,平均開房率達九成以上。
各大商圈人流和消費大幅增長
國家稅務總局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春節期間人們響應倡議選擇“就地過年”,外來人口聚集的地區商品消費旺盛,用工大省消費出現較快增長,如北京、上海、廣東居民消費分別同比增長44.2%、32%、31.1%。
以廣州為例,據廣州市商務局對重點監測商貿流通企業的統計,春節黃金周期間銷售總額超35億元,同比增長超1.1倍,對比2019年呈兩位數增長。
春節期間,廣州市各大商圈人流和消費大幅增長。天河路商圈累計迎客超1100萬人次,同比2020年增長近12倍,對比2019年增長超過18%;正佳、天河城等重點購物中心累計銷售額同比增長超過2.8倍;北京路步行街累計客流超258萬人次,同比增加超過3.3倍,營收超3.8億,同比2020年增長近4倍,對比2019年增加21%。
“今年過年真的好多人,連進商場都要排隊,尤其是游戲機室,更是人擠人。”小何是廣州人,于正月初一(2月12日)去購物中心消費,她表示今年春節商場的客流比往年要多,感覺與平時周末相當,比如游戲機室就比以前去過的任何一次都要多人。
張昱分析,一方面,珠三角區域人均收入較高、城鎮化水平高(2019年珠三角核心區城鎮化率為86.28%)、消費觀念相對領先,具有較強的消費能力;另一方面,珠三角城市群商圈發達、消費設施完善、消費服務成熟,形成了良好的消費品(服務)供給。
線下“人擠人”,線上消費也持續升溫。天貓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成交額Top10省份,廣東省排名第一;成交額Top10城市中,廣東城市占三席,深圳、廣州、東莞分別排第三、第四、第九位。
目前,廣州已曬出春節成績單:春節期間,京東廣州地區銷售額同比增長超12%,對比2019年增長超過18%;唯品會年貨商品消費旺盛,珠寶首飾消費同比增長超250%,服飾銷售額同比增長超130%。
張昱表示,今年春節廣東消費有兩個流向變化值得關注:一是外來務工人員響應政府呼吁留粵過年,形成本地消費,二是以往春節大量的境外旅游和境外消費向內地回流,而這部分強勁的購買力很大部分回流到了廣深等一線城市。
“受疫情影響,去年全國消費受到相當程度的抑制,雖然三四季度有所恢復,但疫情對消費市場的影響還在,比如今年春節期間廣東旅游仍未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高端消費需求未能得到滿足,這部分消費力會繼續釋放。春節黃金周出現‘消費熱’,這對全年來說是一個好的開端。”張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