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產經 >

          AI換臉技術,有“侵犯隱私”之嫌?

          AI換臉技術,有“侵犯隱私”之嫌?

          □ 本報記者 謝詩涵

          前不久,社交媒體平臺上一款名為“螞蟻呀嘿”的特效火爆全網,許多網友都將自己的照片導入換臉軟件Avatarify中,照片便可以被算法驅動,生成一段表情夸張扭曲且跟著節奏晃動的換臉短視頻。短短幾天后,正如此前火爆一時的換臉軟件ZAO一樣,Avatarify被下架,許多人猜測下架原因是AI換臉可能涉及隱私問題。AI換臉技術的原理是什么?換臉是否會造成個人隱私泄露?帶著網友的提問,《科技周刊》記者專訪東南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副教授宋宇波,為我們揭開AI換臉技術的秘密。

          問:AI換臉技術背后的原理是什么?

          宋宇波:最早實現換臉是通過修圖(Photoshop)的方式實現的,不僅耗時耗力,其換臉效果也不佳。而目前比較流行的換臉軟件,實際上是運用了生成式對抗網絡(GAN)技術,這是深度學習模型中的一種。簡單來說,就是機器通過事先采集大數據中的人臉表情特征,再結合換臉人本身的一些特征信息,通過“對抗博弈”的方式不斷進化,最終生成我們所希望得到的換臉視頻。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快速地實現自動換臉,其生成的圖像也更逼真。

          問:什么是生成式對抗網絡?

          宋宇波:盡管生成式對抗網絡中包含“網絡”一詞,但它和我們通常所說的“互聯網”并不是一回事,它本質上是一個數學算法。由于生成式對抗網絡采用的是深度學習中的神經網絡學習算法,故而保留了“網絡”兩個字。

          生成式對抗網絡框架通過讓兩個神經網絡相互博弈的方式進行學習,其中一個是生成器,另一個是判別器。生成器根據預置的規則嘗試生成數據,而判別器則會去判別是否是真實數據,并把判別結果反饋給生成器,生成器會根據反饋信息進行調整,從而輸出新的數據,兩者反復博弈直到判別器將生成器生成的數據判別為真實數據為止。例如當我們想生成一個笑臉時,判別器會自動識別生成器隨機生成的表情是否為笑臉;如果不是,此信息會被駁回,生成器會根據反饋重新調整生成數據,經過層層判別,最終輸出的人臉里既會包含換臉人本身的特征,同時也包含我們所期望的笑臉表情。

          值得注意的是,機器前期采集的喜怒哀樂等通用表情信息主要來源于大數據圖庫,而并非換臉人的個人表情信息。這也就意味著,利用對抗生成網絡技術實現的換臉僅需要不多的個人人臉照片即可。該換臉技術誕生最初大概需要300-500張換臉人的圖片,而隨著近年技術的不斷改進,現在僅僅需要3-5張相關照片就可以生成需要的換臉照片或者視頻。

          在機器學習中,生成式對抗網絡的應用非常多,其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生成我們想要的數據。目前大部分應用集中于視頻和圖像創造,例如我們在拍攝中需要一些動畫或者特定場景,原本可能需要制作道具或者耗費人工進行手繪,而現在利用這一技術,則可以變得非常高效。

          問:AI換臉是否存在個人隱私泄露風險?偽視頻、偽圖片能攻破人臉識別系統嗎?

          宋宇波:任何一種技術都存在兩面性,如果單純是為了搞笑消遣而制作換臉視頻,本身并沒有太多的危害,但如果這一技術被不法分子利用,則會產生極大危害。信息被濫用、個人生物識別特征被泄露等風險,是這類軟件頻繁引發質疑的一個重要原因。對于政治人物或明星來說,將他們的臉移植到一些他們本不該出現的場景中,很有可能造成負面影響;而對于個人來說,目前許多金融場所都依賴于視頻線上識別來進行身份核實,如果不法分子運用深度合成中的表情操縱方法生成偽視頻,則很可能造成個人金錢損失。

          2019年11月底,國家網信辦、文旅部和國家廣電總局等三個部門聯合發布的《網絡音視頻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指出,利用基于深度學習、虛擬現實等新技術新應用制作、發布、傳播非真實音視頻信息的,應當以顯著方式予以標識;不得利用相關的音視頻技術“侵害他人名譽權、肖像權、隱私權、知識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新聞發言人郭衛民也表示,目前《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已經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這一法律的頒布和實施,對保護個人信息安全將發揮重要作用。由此可見,個人信息安全問題已經引起相關部門重視。盡管此類軟件大多聲明不會采集和存儲用戶敏感個人信息,但網友在上傳個人照片給第三方后,第三方自身平臺的防護系統是否安全?是否會被惡意攻破從而造成隱私泄露?這些方面都應該得到更多關注。

          就目前而言,通過App下載的換臉圖片或者視頻,由于計算量有限,其圖像質量還比較差,仔細觀察后還是存在面部不自然等問題。而那些圖像質量高到可以欺騙人眼的換臉圖片和視頻,在相關檢測算法的判別下通常也都會“原形畢露”,因此,普通用戶不必過于擔心人臉識別系統會被攻破。但隨著技術的不斷改進,未來這類軟件很可能對我們的個人隱私造成較大威脅,因此我們也呼吁相關法規盡快出臺。

          關鍵詞: AI 技術 侵犯 隱私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外媒:美國星巴克超百家門店員工罷工
          環球速讀:薇諾娜面霜遭投訴 貝泰妮代...
          實時焦點:囤藥清單走紅 誰最炙手可熱
          當前資訊!歐佩克下調今年全球原油需求增...
          國家衛健委:17日新增本土“2276+22853”
          世界播報:電力現貨市場按下加速鍵 力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gogogo高清在线播放| 3p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天天综合天天干|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777777| mikko四只小动物的名字 | 我要看a级毛片| 人妖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888奇米影视| 日本理论在线看片| 内射白浆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1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野战|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视| 99免费视频观看| 权明星商标查询| 四虎www成人影院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国语| 扒下老师的黑色丝袜桶她| 亚洲视频你懂的| 黑人巨大两根一起挤进欧美| 成人永久免费高清|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麻豆91免费视频|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激激情| 亚洲熟女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视频污在线观看| 女人扒开腿让男人捅| 亚洲av本道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美女被扒开胸罩| 国产美女久久精品香蕉69| 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第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vⅰdeoXXXX国产| 中国大陆高清aⅴ毛片|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免费| 国产一起色一起爱| 91香蕉视频成人| 日本哺乳期xxxx| 亚洲熟妇色xxxxx欧美老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