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云音樂被傳上市,有可能超過騰訊音樂嗎
3月10日晚,網易云音樂傳出將在香港上市的消息,據稱已有實質性進展,大概率在明年提交IPO。截至發稿,網易云音樂沒有對經濟觀察網作出回應。
如果上市,網易云音樂將是國內第二家上市的在線音樂平臺。此前,騰訊音樂于2018年底赴美上市,兩年間股價翻倍,目前騰訊音樂市值458億美元。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國內音樂平臺目前均面臨變現問題,即使網易云音樂上市成功,也仍需在廣告和會員之外找到新的商業模式。
行業第二
網易云音樂2013年成立,共獲得3次13.5億美元融資,最后一輪融資估值70億美元。根據網易云音樂此前公布的數據,2019年用戶數突破8億。
誕生于“千音大戰”的網易云一開始走了一條小眾化的路。在眾多老牌在線音樂爭奪版權,搶奪市場份額之時,網易云音樂主打“音樂社交”,面向小眾音樂人及其愛好者,打造音樂社區,開設音樂評論區,成為了用戶的情感宣泄口。兩年時間收獲了1億的忠誠用戶,直到現在,網易云音樂也依然保持社區調性,熱門歌曲經常收獲10萬+評論。
音樂平臺用戶中,網易云音樂月活量和用戶數排名第二,僅次于騰訊音樂,比達數據中心發布的2020上半年度中國數字音樂市場研究報告顯示,騰訊音樂旗下三款APP酷狗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分別為2.82億、2.67億、1.64億,高于網易云音樂的1.38億。
與已經消失的蝦米音樂、百度音樂等相比,即將上市的網易云音樂仍算是音樂大戰的勝利者之一。
上市影響
網易云音樂上市此前也有傳聞,早在2019年,網易CEO丁磊就曾表示,網易云音樂將公開上市。
此次上市,張孝榮認為,網易云音樂主要目的是,需要資金解決版權問題。“版權是音樂類平臺競爭的核心,要吸引并增加用戶,就需要更多音樂版權,華語流行版權一直是網易云音樂的短板,為此流失了許多用戶。網易云音樂要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就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版權。”
與騰訊音樂相比,網易云音樂在版權數量上有所欠缺。騰訊音樂有超過2000萬首歌曲,擁有市場上90%以上的音樂版權。網易云音樂也多次吃過版權的虧,2017年8月,因版權轉授沒有達成,網易云音樂被迫下架了一部分熱門歌曲,比如周杰倫的歌曲,導致一批忠實用戶離開。直到2018年2月,在國家版權局的推動下,騰訊、網易雙方才達成版權互授合作。
2019年,網易云音樂獲得阿里巴巴投資,之后與滾石、寰亞、環球、華納、BMG等唱片公司達成了版權合作。
靠音樂賺錢不好走
張孝榮告訴記者,網易云音樂目前仍面臨三座“大山”,最核心的問題是版權問題,其次是商業化問題,再次是社區生態建設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都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上市融資或許能夠緩解網易云音樂的資金饑渴。
其中,商業化問題是當前音樂平臺面臨的共同難題。“無論是付費模式,還是廣告模式,都很難解決音樂自身變現問題。網易云音樂需要有很好的商業模式來解決這一問題,這樣才能超越對手。”
即使行業第一的騰訊音樂,目前營收重頭也不是音樂,而是直播。騰訊音樂2020年Q3財報顯示,社交娛樂業務營收占52.51%,占總營收的69.3%,其主要收入是直播和在線K歌。
2020年第四季度,網易財報披露,包括網易云音樂在內的創新業務收入為52.5億元。
“早期互聯網不發達的時候,網絡音樂的確能夠吸引一些用戶,但現在網絡發達,用戶都跑短視頻里去了,”張孝榮認為,網絡音樂走了20年的路,主要是改變了傳統音樂的宣發模式,除此以外,并沒有太大的革新。近幾年來,隨著版權方的壓力越來越大,網絡音樂平臺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網易云音樂一直試圖尋找新的市場,比如推出K歌APP“音街”,以及主打音頻社交的“侃侃”,不過,音樂平臺的競爭壓力仍然很大,“只靠音樂賺錢這條路不好走,比如蝦米音樂,走著走著就沒了。”張孝榮說。
記者 任曉寧 實習生 曾路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