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等教育囧境:學費太貴年輕人放棄本科,中印留學生大減
作者:高雅
在新冠疫情發生一年后,許多美國高中生對未來的期望發生了巨大變化,上四年制的大學似乎不再成為他們最終的追求。
今年,18歲的諾伊哈斯(JasonNeuharth)直到臨近高中畢業才確定要去家鄉明尼蘇達州的一所技術學院上學。“我從小家里就不是很富裕,這已經成了讓我恐懼的一個東西,”他說,“我沒有辦法支付大學學費。”
在美國,除了授予畢業生學士學位的四年制大學外,一些高中生會在升學時選擇兩年制的社區學院和技術學院,這兩種機構主要旨在提供低層次高等教育,為當地培訓具備一定技術的勞動者。技術學院最快甚至可以在一年內完成。
根據旨在幫助學生借款的非營利組織ECMC集團的數據,在過去8個月里,美國高中應屆生就讀四年制大學的可能性從71%下降到53%,下跌近20個百分點。相反,高中生更加重視職業培訓和大學畢業后的就業。超過半數的人表示,他們只需上三年或更短的大學就能取得職業上的成功,只有四分之一的人認為四年制學位是通往好工作的唯一途徑。
學費難以承擔
ECMC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威頓(JeremyWheaton)表示,早在疫情之前,許多美國中產家庭就開始質疑上四年制大學的投資回報率。
根據跟蹤大學定價和學生援助趨勢的大學委員會(CollegeBoard)的數據,2020~2021學年,四年制私立大學的學費和費用加上食宿費用平均為50770美元(約合33萬人民幣);而在四年制的州內公立大學,一年的費用為22180美元(約合14.5萬元人民幣)。
家住加利福尼亞州的吉米(Kimmy)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如果選擇就讀社區大學,花費則會更少。“在社區大學讀兩年,如果你在家里的話,花費將不到3萬美元。在州立大學讀四年,加上宿舍和吃飯,你需要花費9萬多美元。”
吉米說:“大學體驗并不便宜,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的。而且許多學生也討厭每月支付學生債務的月供。”
近幾十年來,大學費用的大幅上漲超過了通貨膨脹率和家庭收入的增加。
根據《普林斯頓評論》今年對美國超過1.4萬名大學申請者和學生父母的調查,在經歷了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急劇放緩后,大多數學生和家長都表示,負擔大學費用的能力和處理學費帶來的債務負擔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高達98%的家庭表示需要經濟援助來支付大學費用,82%的家庭表示“極其”或“非常需要”。
吉米算了一筆賬:“假設一個家庭要送三個孩子上大學,父母從‘家長貸款’(Parent Plus Loans)項目中貸款的總額是45萬美元(下同),45萬的十年攤還款每年為6萬元左右,20年以上每年3.8萬元左右。即使最終有聯邦收入驅動還款(IDR)計劃的幫助,這也是很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