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用品類投訴去年激增逾114%
羊城晚報訊 記者馬燦、通訊員粵消宣報道:15日,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發布《2020年度廣東省消委會系統消費投訴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廣東消費投訴持續增長,總量達到394258件,同比增長5.54%,再創歷史新高。廣東省消委會處理的投訴數量在全國消協組織處理投訴總量中占比達40.14%,居全國第一。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廣東省的消費活動持續活躍,統計顯示,近五年來,全省消委會系統投訴量上升趨勢明顯,年平均增長率達到28.19%。
報告顯示,省消委會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約3.23億元,同比下降38.82%。因經營者有欺詐行為得到加倍賠償投訴586件,加倍賠償金額約34.4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從地域來看,投訴集中在珠三角地區,特別是廣州、深圳兩市投訴量占全省九成以上。珠三角其他地市投訴量同步增長,江門、佛山和肇慶升幅靠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全省醫療、旅游等相關領域投訴快速增多,其中醫療用品類投訴激增,同比增加114.32%,為增長最快的投訴類別。問題主要集中在價格、商品質量、發貨問題等。此外,旅游出行行程變化問題投訴、食品類投訴等突出。
隨著新型消費方式的出現,此類消費投訴也成為熱點。如預付式疊加“消費貸”新營銷模式所引發的系列投訴和維權難題,在教育培訓、美容美發、休閑娛樂、健身養生等服務消費領域十分普遍。直播帶貨作為一種互動式的營銷模式,在創造驚人銷售額的同時,帶來新的消費問題,如部分直播商家不兌現承諾、夸大產品功效、產品質量差等。
傳統消費也出現了新問題。如網絡游戲全年投訴近3萬件,同比增長約80%,網絡游戲充值、退費、游戲體驗和游戲賬號等問題最為集中,其中涉及未成年人網絡游戲消費投訴占比近一半。
汽車消費投訴方面,汽車售后服務、合同問題、質量問題相關投訴共超14000件,占據該類投訴前三。同時,汽車消費領域還出現新情況,如對于“新車”標準的爭議,部分消費者發現新車有維修痕跡,商家卻堅持車輛只要符合出廠標準,個別小的維修不影響“新車落地”,由此引發對“新車”標準的爭議和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