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教育 >

          樂、賞、學、感——你的文化年pick哪一款?

           

          就地過年的倡議,讓很多中國人心甘情愿停下了返鄉團聚的步履,近年來的春節熱詞“文化過年”今年由此熱上加熱。

          各地、各演出機構捧出文化盛宴,讓“原年人”(即原地過年的人)即使一個人也能好過年、過好年。

          樂:演出南北各不同——都愛“笑”

          受疫情影響,今年演出市場春節檔主要集中于小劇場演出,重點聚焦在話劇、音樂劇、相聲、脫口秀四大演出品類上。開心麻花的六部經典IP劇目將陪伴劇迷們過大年,特別是奇幻爆笑賀歲舞臺劇《動物視界》大麥評分達9.0,北京演出8.5萬人標記想看,觀眾評價視角獨特、包袱密集、笑點不斷。

          上海小劇場環境式駐演音樂劇《阿波羅尼亞》延續公演以來的高熱度,目前春節期間的演出場次全部售罄。該劇大麥評分9.7分,用戶觀后評論突破1.2萬條,直呼“三刷”才過癮。另外,受綜藝節目效果帶動,各地脫口秀演出異軍突起,僅大麥平臺春節期間就有130余場脫口秀在售,其中上海貳叁叁脫口秀被稱為“笑聲收割機”,位居大麥脫口秀演出榜首位,大麥評分高達9.7。

          從地域上看,春節演出市場呈現“北方聽相聲、南方看戲劇”的特點。北京喜笑會相聲專場、鄭州哈福相聲大會、西安珍友社相聲大會等相聲演出都在熱賣,上海《不眠之夜》、杭州《極夜·豐馬公館》、廣州《羊城往事之今天什么菜》等沉浸式或角色扮演式戲劇在春節期間集中上演。

           

          資料圖:2月10日,北京國家大劇院亮燈,迎接即將到來的春節。中新社記者 蔣啟明 攝

          賞:從《茶館》到“施特勞斯”——口味全

          與此同時,演出院團也選擇線上、線下雙線并行方式在觀眾面前亮相。

          受2020年疫情影響,線上演出已經得到越來越多觀眾和演出機構的認可,在2021年春節期間,線上已然成為一道不可忽視的靚麗風景線:

          國家京劇院大年初一獻上由于魁智、李勝素領銜的國粹經典《龍鳳呈祥》。

          北京人藝從初二到初六演不停,平時一經上演便一票難求的三部看家戲《茶館》《天下第一樓》《嘩變》將于年初三、初五、初六分別進行線上限時展播,這對北京人藝來說也是頭一回。

          中國兒藝在大年初三將為孩子們帶來歡樂的肢體動漫劇《三個和尚》,這部平時總在各國巡演、講述“中國故事”的戲,終于回到本土來共同和孩子們過年。

          國家大劇院更是在春節期間特別打造了一系列線上藝術大禮包,有線上舞臺藝術影像展新春特別策劃等多場精彩演出。從民樂到交響樂,從舞劇到歌劇電影。這期間,著名指揮家呂嘉將執棒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演繹約翰·施特勞斯、蘇佩、萊哈爾與奧芬巴赫,奏響《藍色多瑙河》、“舞會女郎圓舞曲”、“康康舞曲”、《詩人與農夫》序曲等世界經典曲目,喜慶歡快的氛圍將帶給觀眾如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一般的音樂盛宴。

           

            資料圖:中國國家博物館 “牛事如意”開展迎新春,圖為展品。國家博物館供圖

          學:博物館里過大年——新年俗

          近年來,“博物館里過大年”逐漸成為新年俗、新時尚。

          全國44家文博機構共同策劃的“牛轉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聯展”首先拉開賀歲展覽的序幕,春節期間在50多個城市博物館和公共文化空間于線上、線下同步推出,展覽甄選數百件牛主題文物,為社會公眾獻上一份“文物新年禮”。國家博物館的“牛市如意”、上海博物館的“卓犖迎新”等以“牛”為主題的展覽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故宮博物院最新推出的“吉祥如意”展則頗喜慶。

          辦展覽的同時,各地博物館還推出多種多樣的新春特別線下活動。湖北省博物館線下“牛”文物尋寶活動、廣東省博物館“迎春揮春”“牛66 扭一扭”“門神版畫”“百牛剪紙圖”等活動、大唐西市博物館“博物館里遇上中國‘結’——中國結編制技藝體驗活動”“絲路炫彩魅力扎染”體驗活動,都為市民提供了趣味性與教育性兼具的春節活動。

          此外,精彩線上活動讓觀眾把博物館帶回家。山西青銅博物館在春節期間推出全館360°虛擬展示,將“吉金光華”基本陳列和“如銀歲月美意延年——山西傳統銀飾展”臨時展覽“搬到”線上。四川博物院推出了“中國正當潮”文博線上展示及“文博大V帶你走進川博文保實驗室”線上直播。故宮博物院策劃了寒假“故宮知識課堂”視頻課等面向學生群體的文化活動。值得一提的是,故宮博物院還推出了“走進正月初一的故宮”直播活動,武備館前的五尊銅牛成為了備受游客青睞的網紅打卡地標。

           

          資料圖:2月7日,新疆烏魯木齊市城南往事懷舊美食街區,演員表演傳統川劇變臉。中新社記者 劉新 攝

          感:云上非遺年味足——家鄉味

          “過年送花饃,要拿六個再留六個,有來有往……”“咸陽非遺”賬號在視頻中捧出各色各樣的花饃,還將當地有關花饃的風俗習慣娓娓道來。

          年畫、春聯、窗花、龍舞、獅舞、廟會、花會、燈會……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千百年來營造著中華民族濃厚的“年文化”氛圍。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聯合各大新媒體平臺策劃了一波“視頻直播家鄉年”,抖音“非遺過年DOU來播”、快手“非遺里的年味”、微博“非遺過大年”等話題之下,大量短視頻、直播讓不回家過年的民眾包括海外華僑華人等在網上感受家鄉的味道、過年的味道。酷狗主播則帶領網友探訪了京西皮影、京彩瓷、剪紙、楊柳青木板年畫、掛甲寺慶音法鼓等非遺傳承人,為“就地過年”的人們帶來一場“網絡非遺中國年”。

          溫暖人心的年俗應當傳承下來,也需要不斷融入當代生活。電子紅包、快遞年貨、云端聚會……年俗文化與時代載體創新結合的“火花”不斷,從過去的寫福、貼福,到當代的網絡“集五福”;微信推出的拜年紅包帶來豐富新玩法,表情包中的“煙花““鞭炮”更是成為了網上拜年的“氣氛”擔當,撫慰不能返鄉的游子們在爆竹聲欠奉城市里的寂寥。

          “吾心安處即吾鄉”。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管理系主任楊紅認為,豐富多樣的文藝演出、線上線下的文化產品撫慰了就地過年的民眾。正是基于“家國一體”的共同價值認知,使得家國同構的“云聚”,成為了全民參與的國家文化實踐。共同回味“戰疫”日夜的拼搏、共同傳遞“牛”轉乾坤的祝愿,中國傳統春節也借助互聯網在無形中強化著全民族的文化共識。

          樂、賞、學、感……你的文化年pick哪一款?

          記者:應妮 高凱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夫妇交换性3中文字幕| 亚洲激情综合网| 色妞WW精品视频7777|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不卡| 两个丫头稚嫩紧窄小说| 最新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网址大全| 色哟哟视频在线|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 freehd182d动漫|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超碰97|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人成aaa| mm131美女爱做视频在线看| 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麻豆专区| 色噜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heyzo加勒比高清国产精品| 无码办公室丝袜OL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五十路在线中出| 日本尹人综合香蕉在线观看 | 美女范冰冰hdxxxx|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网站| 91福利视频一区| 妖精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99视频精品|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色图小说| 男女特黄一级全版视频| 四虎永久网址影院| a大片大片网y| 最新国产你懂的在线网址| 亚洲精选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91|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动态图| 欧洲多毛裸体xxxxx| 后入内射欧美99二区视频| 国产91在线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