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全人類歷史上影響最大的教師之一,被譽‘至圣先師’‘萬世師表’,他首倡私學,提倡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學思并重,至今仍閃耀著奪目的光輝。把孔子誕辰日作為中國教師節,是最恰當不過的。”今年全國兩會前,全國政協常委、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王學典提交了《關于將教師節調整改設于孔誕日(9月28日)的提案》,呼吁將教師節由9月10日改為9月28日。
在去年全國兩會上,王學典就結合自身學科優勢,提交了題為《重建中華傳統節日體系打造東方倫理型生活方式》的大會書面發言。在他看來,每個節日的設立都應有其顯著的社會、歷史和文化內涵。“把中國教師節調整到孔子誕辰日,具有深刻的文化底蘊與象征意義,體現中國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同時以節日為紐帶,可以增強海內外華人華僑的凝聚力和文化認同感。”
一年來,作為全國政協常委,王學典不僅在文化建設等方面認真撰寫提案,積極建言獻策,還密切關注時事,充分發揮專業優勢,聚焦中華民族文化自信和中國治理文化優勢等內容,參加各個層面、各種形式的會議和研討活動,發揮思想文化引領作用。
2020年9月24日,王學典參加由國務院參事室、國家衛健委等聯合主辦的“2020國是論壇”,作了題為《從戰“疫”看中國治理的文化優勢》的發言;同年10月30日,在中央文史研究館第七屆國學論壇上,圍繞“疫情下的人文精神力量”主題作了《不倒的精神長城》主旨發言。面對東西方對新冠疫情的不同應對態度,深入思考其背后的文化根源,全年陸續發表多篇理論文章,深刻凸現文化內涵,為疫情防控貢獻文化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