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表示,今年要大力度治理整頓校外培訓機構,減輕學生和家庭負擔,把學生從校外學科類補習中解放出來,把家長從送學陪學中解放出來。今年兩會,對于校外培訓機構的規范治理問題也成為代表委員提案的“重頭戲“之一。
■ 代表委員建言:
劉希婭:多部門聯動 全方位規范課外培訓
全國人大代表、重慶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帶來9份建議,“重頭戲”也是《關于加大力度治理破壞基礎教育生態行為的建議》。
劉希婭表示,“課外培訓廣告鋪天蓋地,‘找一線名師,學解題大招’,‘想要好成績,就找好方法’等廣告詞充斥耳中。完全將教育引向了商業化,教學引向了套路化,學習引向了刷題化,評價引向了考試化,學生學業負擔、家長經濟負擔成為壓在就學子女家庭的兩座大山。”
據此,劉希婭提出了幾條建議:
首先,各地黨委政府主動作為,統籌市場監管、民政、發展改革、財政、公安、教育等部門,綜合運用經濟、法治、行政辦法,對培訓機構的辦學條件、培訓內容、教材教案、收費管理、營銷方式、教師資質等進行全方位治理。
其次,各地教育主管部門建立統一的校外培訓機構管理平臺,將所有校外培訓機構師資情況、開班情況、學生名單、培訓內容、任課教師、上課時間、收費標準等可公開的信息統一錄入平臺,并對學生、家長信息開放。
最后,加強媒體監管,進一步強化問責機制,加大處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