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北京3月6日訊 針對部分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過度消費等問題,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在2021年全國兩會前夕提交相關提案,建議制定未成年人健康游戲的統一的國家標準,并由國家推動強制執行。
朱永新建議做好“全過程”保護:
第一,前置防護,為家長提供易操作的統一監護工具,加強家長層面網絡素養教育。通過將家長等監護人與未成年用戶游戲賬號的綁定,實現家長對未成年人的游戲操作記錄查詢、游戲消費記錄查詢以及游戲操作提醒、游戲消費提醒、游戲操作時段設置和游戲消費限制。
目前行業內的相關平臺已可以實現這些功能。比如,從騰訊平臺服務的超過3000萬用戶使用情況來看,82%的綁定用戶游戲時長下降。在統一平臺推出前,應通過學校教育等方式,將此類平臺推廣至更多家長群體知曉及使用,利用有效工具避免孩子過度沉迷、非理性消費。
另外,應設定統一課程加速父母網絡素養教育,首先讓父母懂網、知網,從而加強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使用游戲等行為進行引導和監督。
第二,事中保護,游戲中按照標準設立統一的自動管控系統。
建議進一步加大力度,在現行行業規范的基礎上,結合頭部企業實踐經驗,由政府牽頭制定國家標準,建立統一的防沉迷平臺,整體接入公安實名系統驗證,推動所有企業以統一的力度和方式予以落實執行。
對于現實中常遇到的“未成年人冒用家長賬號繞過游戲限制”問題,一直有人呼吁游戲企業采取人臉識別措施,對用戶在游戲登錄、支付時進行人臉識別驗證,但同時也出現了不少擔心隱私泄露的聲音。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不能一刀切,對于人臉這種生物隱私信息需慎重,應鼓勵有能力的企業先行積極探索,另外也希望盡快形成人臉識別技術運用的國家標準,明確規范適用范圍及使用程度等。
第三,事后服務,要求所有企業建立并公開投訴和舉報渠道,制定統一清晰的退費標準,并給有需要的家庭特別關懷。標準應要求各家企業應將未成年人游戲客服專線作為運營標配,提供未成年人非理性消費的申訴與受理機制,及時受理并處理設計未成年人游戲的投訴和舉報,并制定統一清晰的退費標準,要求所有企業按此執行。針對個別存在家庭教育、親子溝通問題的情況,應給與1對1的深度輔導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