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3月8日)是三八婦女節,3月7日被網友稱為“女生節”。
7日,精華教育考試研究院發布高考大數據,揭秘高考中的女生如何“完勝”男生。
新華社資料圖新高考更“偏愛”女生
2020年是北京新高考元年,三門選考科目實行等級賦分制,從1分一檔變為3分一檔。所以,選考科目區分度有所降低,語數英三科成績成為考生一決雌雄的主陣地。
研究發現,在語文和英語兩個科目上,女生都比男生更具有認知上的優勢。比如,就語文而言,除了理解能力外,女生在語文識記、分析、評價、表達、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均優于男生。這樣看來,新高考似乎更“偏愛”女生。
錄取數據也有所體現,2020年以統考方式進入清華北大的400余名學生中,男女生比例各占一半。但是前10名中,女生占了7成。
數據研究顯示女生更“聰明”
大家通常認為,數學是最能反應智商高低的一門學科,而男生的空間想象能力、抽象概括、創新意識等數學能力優于女生。但數據分析顯示,男生的優勢在數學考試中表現得并不突出。從考試成績看,似乎女生更“聰明”。
精華教育考試研究院對2014年至2018年的文科數學高考成績進行了考生性別數據分析,以期在教學上匹配更細膩恰當的教學方法與學習方式。
2014年,女生在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三類試題的平均成績都高于男生。其中,解答題差距最大,女生得分率比男生高8%。基礎性試題女生得分率比男生高7%。同時,女生優秀生比例比男生高6個百分點。90分以上的女生比例為77.93%,男生66.45%,差距11個百分點。學困生比例,女生則明顯低于男生。
2015年,女生140分以上的比例高出男生3.88個百分點,130分以上的比例高出男生9個百分點。90分以下的男生比例比女生多8.47%。研究顯示,在創新問題方面男生得分率略高于女生,其余板塊男生均低于女生。
2016年,在140—150分段,女生比例比男生高3.49個百分點。130—139分段,女生比例高于男生4.9%。90分以下男生比例高于女生6.82個百分點。女生高分段人數多,與試題基礎題目多,試卷總體容易相關。
2017年,在140—150分段,女生比例比男生高1.35個百分點。130—139分段,女生比例比男生高2.58個百分點。90分以下男生比例比女生比例高6.71個百分點。
2018年的文科數學高考成績,女生得分率依舊比男生高出5個百分點。
可以看到,這些年來男生一直在苦苦追趕,但女生整體表現始終比男生更好。
男生備考應加強針對性練習
除了數學,在其他科目中,情況發展似乎也越來越有利于女生。
日前,教育部在《關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規定,“高考內容要優化情境設計”。精華教育考試研究院物理老師杜慶才介紹,現在高考物理試題非常考驗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由于題干側重描述實際情境,或者直接選用科技小短文,因此閱讀能力強的學生得分率會更高。而平時的學習中,常會有學生表示“看不懂題”,這樣的學生男生居多。
總的來看,現在的高考試題重視考查基礎知識,區分度較低,女生學習特點是全面細致,因此在高考中會更占優勢。
精華教育考試研究院提醒,想要追上“小仙女”們的步伐,男生應該加強針對性練習。首先不能只學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要努力全面發展;其次要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另外要保持細致耐心,避免做題時犯粗心大意的毛病。
京源學校小學部心理老師袁榕蔓觀察到,除了迷戀文具盲盒,不少孩子對其他類型的盲盒也有濃厚興趣。在開學第一課談到“抵制誘惑”的話題時,不少孩子也提到自己忍不住買盲盒的問題。她認為,作為老師,要引導孩子們正確認識誘惑,從而抵制誘惑。“比如用自我對話法,讓接受誘惑的我和拒絕誘惑的我進行對話,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在引導孩子進行思辯,做出理性選擇。”
來源:教學大缸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