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8日電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我國五千年文明的結晶,是中國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和不竭源泉。堅定文化自信需要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龍凈集團董事局主席林騰蛟建議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加大力度普及全社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
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體系加大教育普及力度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閃爍著大量先進的思想和智慧,這些思想力量形成一股合力,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成為凝聚中國力量的精神財富。“傳承和發展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著眼于我國戰略發展目標和實踐需要,做好頂層設計總體規劃,完善和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體系。”林騰蛟表示,中華文明飽經滄桑而薪火相傳,源于中華民族獨有的系統性、結構性文化傳承發展體系。
為此,林騰蛟建議加強包含研究、教育、實踐、保護、傳播等內容相關體系建設,增設專門的機構與人員,以辯證的觀點,深入分析傳統文化,既不盲目復古,也不簡單否定。統籌推進文化典籍梳理、思想理念分析、時代價值提煉,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
對于在全社會普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林騰蛟建議以青少年、黨員干部、國家公職人員為重點,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通識課納入國民教育、成人教育、黨校教育中。“教育部門可以設立專項經費,擴大文學教師在各級各類學校中的占比,培養和發掘一系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學人才。”林騰蛟表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不乏修身齊家的優秀思想和理論,如“和為貴”、“民為本”、“法不阿貴”等,可以為國家、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提供有益啟示,為實現文化強國提供更有力的精神支撐。
降低中華傳統優秀文化認知及應用門檻強化融合意識
現實生活是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最肥沃的土壤。為此,林騰蛟建議加快推進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建立線上展示平臺,聯合新媒體為傳統文化愛好者、技藝大師、專家等開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轉化渠道,方便他們自我展示和降低教學難度,進而讓人們在現實的生產、生活中便捷地學起來、用起來,培養社會大眾的文化興趣,促使文化從“有意思”到“有價值”的認同升級。
“優秀文化是人類共同的語言。”林騰蛟表示,要鼓勵企業家、商會或其他社會團隊學習西方現代管理知識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文化融合的創新能力。“面對任何優秀的外來文化,堅定自身文化的自信與定力,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和能力,讓其與我國民族文化血脈相通、融為一體,把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吸引力、精神感召力等共同組成的文化軟實力轉變為生產力和競爭力,以提升綜合國力。”林騰蛟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