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身處旅游大省云南,全國政協委員范穩一直關注著文旅事業的發展。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他提交了《以新文創促進傳統文化轉型升級,重塑數字文旅產業、增強國家軟實力》的提案。
“2020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我國文旅產業發展呈現出兩個特點:線下產業發展緩慢,上半年疫情嚴重期間部分地方甚至停擺,而線上數字文化產業卻發展加速?!狈斗€認為,新冠疫情給產業規模巨大的文旅領域既踩了一腳“剎車”,也加了一腳“油門”,“在防疫形勢常態化的特征下,我們看到了數字文化產業帶動整個文旅產業轉型升級的希望”。
提升傳統文化業態
作為云南省作協主席,范穩已經連續第二年提案應對深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文旅行業。
疫情正在倒逼文旅行業轉型升級。以文旅相關的演藝公司為例,2020年吊銷注銷量達2418家,為歷年最高,同比增長34%。同時,文化消費正因線下環境等問題快速向線上轉移。所以,范穩用“重塑”這個詞來形容當下文旅行業面臨的任務。
“在文博領域推廣故宮、敦煌案例,鼓勵文博機構以新文創的方式建立與數字化的銜接?!狈斗€所說的“故宮案例”“敦煌案例”,是指這兩家機構此前進行的一系列數字化嘗試。
比如2020年2月,敦煌研究院聯合有關多方推出了“云游敦煌”小程序、敦煌動畫劇,鼓勵網絡用戶在線上游敦煌、為動畫劇角色配音,使用戶在了解敦煌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能參與傳統文化IP的創新性發展。
2019年云南省啟動的“云南新文旅IP計劃”,以動漫、電競、影視劇等數字化手段將云南文旅資源進行創造性轉化,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和經濟效益。在對“西南聯大”這一文化IP打造的過程中,既有云南省委宣傳部牽頭的電視劇《我們的西南聯大》,又有西南聯大主題游學線路的開發,實踐著“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良性循環效應。
“這些新文創實踐,不僅以更新穎的畫面、更生動的方式和更強的互動性展示給受眾,更在廣大的社會人群中弘揚和普及了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提升了大眾對優秀文化遺產的學習熱情和參與度,同時也對中國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路徑,具有很強的時代特征和推廣意義?!狈斗€認為,故宮、敦煌保持開放態度引入新文創的理念,將優秀文化遺產打造成全新的文化IP,使其在現代文化產業各個鏈條中流暢傳播,大大提升了傳統文化在廣大人民群眾中的認知度和普及率。
他表示,全國每一個省、市、自治區都有不同層面的文博館,但通常游人稀少、缺乏生機,多有收藏、整理、研究價值,少有面向社會傳播文明的途徑?!跋M袟l件的文博機構向故宮、敦煌學習,借鑒‘新文創’的發展模式,做好與數字化的銜接。”
“新文創”打造新文旅
我國數字文化產業發展迅猛,總產值已達到數萬億元,技術在產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數字化時代,應該利用數字手段傳承華夏文明、文旅融合,推動“科技+文化”的新文創成為行業創新引領,從而帶動我國數字文化原創能力和創新水平的大幅提升。
但是在具體的數字化發展過程中,到底應該如何作為?“應當引入‘新文創’的理念和方法論,充分運用網絡文學、動漫、影視劇、網絡視頻等多種數字化手段,推動線下文化資源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狈斗€認為,“新文創”是來自我國互聯網文化產業的一種發展思路,強調產業價值與文化價值統一,而不僅是技術優先或流量優先。“它以‘科技+文化’為基礎,探索以IP構建為核心的數字文化生產方式,提倡文化價值和產業價值的良性互動,希望與全社會一起打造更多具備全球影響力的中國文化符號。”范穩表示,近年來故宮博物院、敦煌研究院到云南省的這一系列創新,就是基于與互聯網企業建立合作,以“新文創”的方式探索文博機構數字化進程和重塑文旅產業的實踐路徑。
而在更高層面,范穩提出在這個關鍵節點“以科技+文化重塑我國文旅產業,實現文化產業的轉型升級,增強國家軟實力”。
他認為,現在是中國互聯網高速發展的階段,科技在文化產業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助推作用?!跋M窈蟾M一步重視數字技術在文化產業中的價值和貢獻,鼓勵科技與文化的深度融合,助力我國數字文旅產業增速的大幅提升,繼續提高文化產業在GDP中的比重。”范穩強調,應該鼓勵文旅機構轉型升級,以科技+文化深度融合重塑文旅產業,早日建成文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文/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