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教育 >

          鄉村振興提出新命題 一所農村百年老校的重振之路

          作為省級重點高中和百年老校,論基礎與實力,理當越辦越好。但浙江建德嚴州中學梅城校區,卻在20年前的一輪城鎮布局和校區調整中遭遇“滑鐵盧”。

          2001年,嚴州中學因新城擴建,在新安江建新校區,師資生源隨之傾斜,而百年老校所在地的梅城校區,則因時代遷建,由當年的省立九中蛻變成一所非典型卻名副其實的農村普高。

          昔日最好的生源校變成兜底校,面臨資源困境與教育不斷改革帶來的雙重壓力。百年老校能否重振當年雄風,依靠改革重新蹚出一條農村普通高中發展之路?

          立課程 轉變育人方式

          “若以分數、升學率論高下,學校顯然不占優勢。但這并不代表農村普高沒出路。”嚴州中學梅城校區校長吳志芳說,“鄉村振興這盤大棋,實際上給農村普通高中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提出新的命題。”從6年前接任校長起,吳志芳就暗下決心,要帶領全校師生在轉變農村普通高中育人方式上做文章。

          學校先從農村發展現實訴求上破題。“新安江為什么會水質不好?”“如何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過去,高中千校一面抓學科知識點,強化死記硬背追升學率;現在,則強調體驗與跨學科教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和能力。學校各學科教師組團開發“‘五水共治’中的科學與服務”課程,將理化生及地理等各學科知識點融會貫通,解決農村生產和生活中實際問題。“過去理化生地老師各備各的課,現在必須打破傳統學科邊界與局限。”學校教師處主任李祝勤說。

          思路一開,辦學的路也越走越寬。“天下梅花兩朵半”,其中半朵指的就是有著千年歷史和文化的嚴州梅城古鎮。為了使生于斯長于斯的學生更好地了解家鄉、熱愛家鄉,培養家國情懷,學校著力培育“嚴州文化和志愿服務”兩大特色課程群,開發基于志愿服務性學習的農村普通高中特色選修課程群建設,培育德才兼備的鄉村志愿者。在梅城一些鄉鎮服務站,經常活躍著嚴州中學梅城校區師生的身影,他們帶著實驗器材采集水樣、計算水中氮磷質量、為村民化糞池改造、污水處理獻計獻策。像這樣的鄉鎮服務站點學校一共建有65個,其中包括三大系列9個主題的鄉村服務內容,涉及鄉村庭院設計、文明宣傳、權益咨詢、“五水共治”、種植產銷服務等。

          學校在課程頂層設計上建構,致力生本德育、系列鄉土文化、個性興趣特長、生活延伸拓展、特色實踐能力、地方職業技能等六大類課程群建設,既重視學生德行修養、興趣特長激發,更關注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建立與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結和服務性學習能力提高。學校拓展整合必修教材內容,增加與學科特點相對應或匹配的農村生產建設與發展相關知識、技能目標,甚至包括鄉土情結在內的情感目標,通過學科知識對應專業知識和生涯規劃教育,滲透人才培養目標。各類課程關注點與農村普通高中育人目標高度契合。

          “只有課程立,學校育人方式才會真正轉變。”李祝勤說。

          變課堂 讓學習真實發生

          在整合課程的同時,學校課堂也在發生改變。

          徐燕,學校美術教師。在她的“人居與環境——詩意的棲居”課上,不僅有梅城鎮美麗城鎮建設辦工作人員現場介紹當地美麗鄉村規劃愿景,還有班里的兩名古詩詞和水墨畫小“達人”一同參與,詩與畫的技法與鑒賞,人、建筑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話題,將這堂課不斷推向高潮。政治課上,梅城法官課堂說法,學生模擬法庭惟妙惟肖,書本知識與現實巧妙結合。梅雨季節,地理教師課下布置學生分組采訪錄音,實地了解防洪防風問題,課上分享討論,提出各自解決方案。防汛辦、氣象局成了學生實地考察場所,遙感、GPS定位,信息技術課知識也在這里派上用場。歷史與語文課融合,《水滸傳》中方臘點將臺的實地研學,讓課堂不再拘泥于一師一室。

          這種貼近生活和實際的課堂讓學生大呼過癮,更讓學習真實發生。

          學校先嘗試在選修課教學中引入“大課堂”形態,并在此基礎上探索基于農村普通高中選修課教學的大課堂構建思路,一改傳統固定教室的課堂套路,努力開辟新的學習活動場所。同時,授課時間也不再拘泥45分鐘一節課,而是按照育人目標或教學任務將授課分為幾個時段。校外實踐課堂、校內大走班課堂成為改革亮點。學校運用校內外已有的成熟平臺,如學科教室、學科文化節、嚴中大講堂、嚴中校史館、鄉村服務站等開展各項學習活動。

          “組合導師”成為創新教學組織的方式,學校由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家長、技術人員、學生與學科老師成立導師小組,共同實施課堂教學,滿足不同課程及鄉村服務活動需要。“組合導師”、大課堂也由最初的選修課逐漸遷移到必修課。如今,在嚴州中學梅城校區的課堂上,語文和歷史教師共上一堂課;數學與信息技術課結合,過去繁難的知識點現在一點即通,課堂也不再是過去喋喋不休的講解分析,更多是師生共研共學的生動學習場景。

          據不完全統計,學校創新的鄉村服務站這一學生實踐學習主陣地,加上校內開辟的第二課堂、室外課堂、勞動實踐園、家校協同場、校史教育館等全新育人平臺,有超過100個學習資源點被激活,在實現跨班、跨年級、跨區域的大走班教學同時,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改變。

          重素養 為學生成長賦能

          “我們要學生分數,更要學生綜合素養和實際能力。”現如今,這已成為嚴州中學梅城校區教師的共識。

          學校轉變育人方式,強調立德,更強化學生服務社會、成就未來的關鍵能力。每年,學校都有300名左右學生參與到服務家鄉建設、美麗城鎮創建的志愿者活動中。自己動手粉刷寢室、鋪砌地磚、安裝水電是學生的常規活兒。“平時學習強度大,刷刷墻,出出汗,可以緩解壓力。”一名學生深有感觸。學生逐漸將志愿服務內化成自覺行為,一批批志愿者活躍在校園內外,贏得社會贊譽。2007年畢業的校友江泓濤,放棄大城市工作義務去邊遠鄉村支教。他說,是學校志愿者服務活動讓他有了這樣的選擇。

          基于育人方式轉換的課程改革及豐富的課堂學習,使學生成為學習主人,自主學習能力也明顯增強。學生一方面有意識將課堂學習轉化為日常生活實踐應用能力;另一方面,組合導師也打開了學生跨界學習之門,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與貫通能力顯著增強。在課堂擔任小導師的學生中,學業成績保持持續上升的高達78.2%。學生在學習實踐中已不再是簡單的知識搬運工。從嚴州中學梅城校區走出的高中生,更具有服務農村的意識和實踐能力,使他們在日后的社會生活和工作中,更能懷揣鄉情,腳踏實地做人做事。

          嚴州中學梅城校區的辦學實踐表明,面對愈演愈烈的技術與人才競爭,農村普通高中因地因校制定相應的育人目標與路徑,建構五育并舉、融合互育的校本育人模式,同樣可以激發辦學活力。

          轉變育人方式改革的嚴中梅城校區實踐,是農村普通高中落實《關于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的有效探索,學校在課程開發、師資建設、關鍵能力培養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使教師教學行為、學生學習態度、教育教學質量均取得明顯實效,伴隨改革不斷向前推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等綜合素養發生了深刻改變。

          學校的師資和生源也借此徹底走出谷底。學校成為杭州市“新時代農村普通高中人才培養范式研究”重大課題研究基地。

          昔日百年名校,終于梅開二度,又迎來一個辦學春天。

          作者:本報記者 時曉玲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个人免费视频观看在线www| 亚洲娇小性xxxx| 黄页网址在线观看| 夫妇交换3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精品视频| 欧美牲交A欧美在线| 午夜爽爽爽男女免费观看hd| 欧美videos极品| 在线观看特色大片免费网站| 中文精品无码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欧美影院一区二区|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被猛男cao尿了|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盘 | 国产亚洲Av综合人人澡精品| 69女porenkino| 嫩b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加勒比精品无码| 欧美成人亚洲欧美成人|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色妞bbbb女女女女| 国产日韩视频在线| 91资源在线播放| 小泽玛利亚高清一区|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强 | 欧美疯狂ⅹbbbb另类| 免费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色偷偷亚洲第一综合| 国产护士一区二区三区| 91caoprom| 天天做天天摸天天爽天天爱|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 | 日本里番全彩acg里番下拉式|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狼群资源网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台湾一级淫片完整版视频播放| 韩国一级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88av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免费视频a| √在线天堂中文最新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