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委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明確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作為學生評優評先、畢業升學的重要參考或依據。
意見提出,各級黨委、政府要明確實施勞動教育的機構和人員,統籌規劃配置勞動教育資源,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建立“勞模工匠進校園”常態化工作機制,可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吸引社會力量提供勞動教育服務,鼓勵購買勞動教育相關保險。職業院校要充分利用校內實習實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創新創業孵化平臺等載體開展勞動教育,同時依托實習實訓場所建立職業體驗中心,為中小學生提供服務。
意見要求,充分利用現有校外綜合實踐實訓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動場所、中小學研學教育實踐基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工匠學院、勞模創新工作室等,搭建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和公益勞動平臺,擴大校外勞動教育資源。鼓勵有條件企業安排崗位接納學生實習實訓。鼓勵支持規模以上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建設具有現代科技水平的勞動實踐基地。支持參與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的相關企業申報省產教融合型試點企業,符合條件的享受相應財政、金融、稅收和用地等優惠政策。
江蘇將分段實施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探索勞動教育學分制。家庭要鼓勵孩子利用雙休日或節假日參與勞動,確保中小學生每周家庭勞動時間不少于2小時,每年有針對性地學會1至2項生活技能。職業院校勞動專題教育必修課不少于16學時,圍繞增強職業榮譽感和責任感,以日常生活勞動、校內外公益服務勞動、真實的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為主要內容,結合專業特點、運用專業技能、依托實習實訓,廣泛開展職業技能大賽、創新創業大賽、“勞模工匠進校園”等活動,發揮勞模先進示范引領作用,培育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愛崗敬業的勞動態度,堅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職業信念和“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價值觀。
江蘇要求強化每一名教師參與勞動教育的責任,配齊配足勞動教育教師,該省還將建立勞動課教師特聘制度,鼓勵聘請當地職業院校專業課教師、相關行業專業人士、勞動模范、企業師傅等擔任勞動實踐指導教師,設置榮譽教師崗、實踐導師崗,多渠道配備兼職教師。保障勞動課教師在績效考核、職稱評聘、評優評先、專業發展等方面與其他專任教師享受同等待遇。(記者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