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春天正款款走來。走進線下文旅空間,看一場有聲有色、沉浸其間的展覽,來一次萬物生長、光影相隨的夜游,成為人們文化生活中一個有趣有益的選擇。
沉浸式業態是數字文化產業的一種新興模式。“十四五”期間,“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被寫入了滿足人民文化需求、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戰略部署。在文化和旅游部去年11月發布的《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強調“引導和支持虛擬現實、增強現實、5G+4K/8K超高清、無人機等技術在文化領域應用,發展全息互動投影、無人機表演、夜間光影秀等產品,推動現有文化內容向沉浸式內容移植轉化,豐富虛擬體驗內容”。
當文化旅游與科技手段相遇,在融合碰撞中會產生怎樣的火花?近年來,一些地方、文博單位、文創企業等進行了初步探索,積極貫徹落實相關部署。我們邀請幾位代表介紹他們的經驗與心得,一起感受“沉浸”的趣味,并請專家就該業態的高質量發展分析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