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假燕窩”風波沉寂數月的網紅主播辛巴高調復出,又鬧出復出直播派出保安“封路”的一出狂戲。人民網評4月2日對此事發表了言辭犀利的評論文章《為辛巴“封路”,誰給的權力?》文中指出,“售假丑聞還未走遠,高調復出爭議尚在,辛巴再次用‘封路’刷新公眾底線,這一出出‘連續劇’讓人看得甚是稱奇。難道,犯錯是沒有任何痛感,甚至能夠上癮的?究竟,一個人要多么猖狂,才能擺出如此大的威風?”
看到這樣的新聞,許多人第一感覺就是辛巴這也太霸道了吧!確實,人家就是這么霸道!實實在在霸著你的道,讓你市民的正常出行都要為他讓路。你不敢想象的事,人家卻敢做得出來。仔細想想,這其實并不稀奇,假貨都敢在網上賣,照樣大把大把掙錢,又不耽誤復出。哪有什么敬畏之心?還有什么道德底線?人家狂得有底氣。
道理很簡單——因為人家是網紅啊,有流量啊,有粉絲啊,可以顛倒眾生啊,這就是狂妄的資本。
網絡如此之大,他們何德何能,究竟怎么紅起來的?當然少不了一些企業和機構為之推波助瀾。只要有商業利益的誘惑,各種各樣的包裝和造星手段可以無所不用其極,加上相關網絡平臺急需流量增長和商業利益變現,各方自然不謀而合。網絡推手瘋狂造勢,煽動著廣大消費者心智迷失,最終成為這些低劣的網紅造星運動的埋單者。
據統計,辛巴在“快手”上已經有8,000多萬的粉絲,假如沒有流量造假的話,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數據公司的有關調查顯示,快手用戶中年齡在24歲以下的占比將近一半,辛巴擁有8000多萬的粉絲,其中青少年的人數,少說也有三四千萬之巨。幾千萬的青少年,成為這樣一個網紅偶像的粉絲,意味著什么?
在家庭教育和校園教育之外,社會教育也對青少年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移動互聯網時代,社會教育的一大重要空間,就是網絡虛擬空間。思想教育的網絡陣地,長期活躍著形形色色的“網紅”,他們的價值觀和言行作風,將對廣大青少年的性格養成、習慣養成,以及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塑造,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其影響并不亞于家長們和老師們。
像辛巴這樣,做人可以這樣走紅,復出可以這樣霸道,是不是酷斃了?如此犯有前科的“劣跡網紅”,本質上和演藝界的劣跡藝人是一樣的,他們都是通過商業類表演,獲取了極大的知名度和商業利益,他們都對廣大青少年有著極強的影響力和吸引力,都對青少年的言行思維起著不可估量的輻射作用和榜樣作用。任由他們狂妄霸道,無異于讓他們向廣大青少年肆無忌憚地灌輸“毒雞湯”,最后催生一群又一群缺乏健康價值觀的畸形兒。廣大青少年被急功近利、浮躁囂張的網紅們帶壞了,惡劣的影響可能不止一代人,甚至是兩代人、三代人……如何更好地約束和規范“網紅”的言行,值得有關部門和機構深入思考、認真研究:一個民族的未來,究竟要讓什么樣的偶像來引領?
算賬就要算大賬,辛巴封路事件造成的危害,僅僅是影響市民出行嗎?他對社會風氣和國民精神的嚴重污染,恐怕需要國家付出很大的代價來修復。筆者認為,如此霸道的劣跡網紅,可以參照演藝界的劣跡藝人進行嚴管。而且,嚴厲處罰一兩個劣跡網紅是遠遠不夠的,最重要的是嚴厲處罰瘋狂炒作的網絡推手,鏟除培養劣跡網紅的網絡土壤,唯有如此,才能真正還青少年健康成長一片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