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教育 >

          拔尖計劃成高校熱議詞 基礎學科人才如何“拔”

          幾名畢業生在校園合影

          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是“十四五”規劃的明確要求。當前,“拔尖計劃”也是各大高校深思熱議的關鍵詞。在種種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如雨后春筍紛紛問世之際,我們需要打量一下,“拔尖”究竟應該怎么“拔”?

          讓人才在本土獲得一流培養

          “我國的化學學科目前已不落國際同行之后,以ESI排名為參考的話,化學學科全球排名前100名中,中國高校占據二三十席。”山東大學本科生院副院長張樹永認為,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基礎學科發展已取得可喜成績,所培養的人才,不少已在國際科學界嶄露頭角。張樹永介紹,在國外知名大學從事基礎學科研究的學者中,華裔尤其是中國籍科學家比例不低,其中不乏知名專家。

          本土培養的基礎學科優秀人才,能否在本土獲得接軌國際水準的深造條件?自1991年教育部設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以來,這樣的探索在國家與高校層面一直在推進,“珠峰計劃”“拔尖計劃”“強基計劃”……我國基礎學科人才培養支持力度不斷加大,許多高校結合自身優長,紛紛試點不同類型的基礎學科培養實驗班。

          付出已見回報。不少“雙一流”高校逐漸摸索出培養基礎學科優秀人才的經驗。“我們的首要經驗,是幫助學生認清基礎學科在國家戰略中的真正作用,培養出勇于攀登,能夠在基礎研究中站到頂峰、引領世界的杰出科學家。”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院長陳相松說。

          探索期矛盾仍待化解

          不少受訪師生向半月談記者反映,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從項目目標、選拔過程,到課程體系,實踐中仍存在多重矛盾。當下各高校基礎學科培養方案多數仍以造就科研人員為導向,在當前就業形勢下,市場適配性與職業競爭力不足的短板更顯突出,“培養浪費”未可忽視。

          ——國家規范性與專業特殊性的矛盾。中部地區某高校歷史文化學院一位副院長表示,國家為基礎學科發展設立統一規范,有其必要,但若在落實中簡化為“一刀切”,就可能削弱專業在拔尖人才培養探索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比如說“書院制”培養方式就未必適合所有學科,若強行推廣,可能事倍功半。

          ——科研與教學的矛盾。國內基礎學科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傾向。國內高等院校的校長,數學專業、化學專業比例不低,主要是科研做得好。“現在擔心教師對教學不夠上心,畢竟國家級科研獎勵每年評選一次,并且獎勵力度更大。”一位東部高校的相關負責人說,基礎學科教學分量未得到充分體現,國內高校有教學經驗、有管理教學能力的人越來越少。“甚至有分管教學的副院長,多年不參加國內相關學科的教學研討會。”

          ——回報長期性與需求功利性的矛盾。部分高校管理人員反映,目前基礎學科人才培養還看不到真正體現專業與耐心的長期規劃。各種名目的“計劃”三五年一變,考核指標屢屢“變風向”,培養單位往往無所適從。同時,教師和學生也存在功利化心態。受制于教師評價“五唯”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基礎學科教師難于安心投入人才培養,也就無從扶植學生的學術熱忱和創新興趣;另一方面,一些教師發現,部分學生考入實驗班動機只為獲取資源,打造光鮮簡歷,畢業后即告別科學。

          ——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對學生而言,當下留守基礎學科研究與投身熱門行業待遇差別較大,基礎研究短期收益不彰。不止一位受訪學生表示,理解國家對戰略科技的迫切需要,但就業問題仍是他們最大關切。另外,不少高校培養拔尖人才的具體方式缺乏差異化安排,課程同質化、要求一刀切,讓學生對專業心生厭倦。

          “基礎學科人才培養不只是部屬院校的事,省屬高校同樣需要拔尖人才,但我們的安排沒跟上啊!”某省屬高校學生工作處相關負責人說,學校設有國家重點實驗室,擁有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具備集聚人才、集中攻關的條件,但推薦免試研究生、直博名額一直不足。該校2019屆本科畢業生7000多人,近400人具備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學校校內保送僅有120個名額。

          “拔尖”應該怎么“拔”

          相關專家表示,當下正是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改革之機,各方應統籌施策,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一是加強高中和大學的人才培養銜接。張樹永等專家認為,創新型科研人才要從青少年抓起,對有興趣、學有余力的高中生,可投入高校資源,結合“大學先修課”等模式,提前對拔尖人才進行引導性培養。

          二是明確培養標準,改革培養模式。部分專家建議,各個學科應當明確自己的“拔尖”標準,亦即明確培養規格和標準。在此基礎上,給予高校在具體培養機制上更多“話語權”,保障培養規格的實現。東北大學理學院物理系主任公衛江等建議,改革應該是立體化設計,要把本科生導師制、深化學分制改革和國際國內、跨學科聯合培養等有機統合起來。

          三是不能被“就業率”束縛住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的翅膀。基礎學科領域人才培養,不能用“就業率”一把尺子衡量成效, 培養能夠坐得住冷板凳的拔尖創新型研究人才,英才、天才與“偏才、怪才”都要有發揮余地。

          具體而言,數量上要減少規模,走少而精的道路;質量方面則應在培養計劃中明確制定出符合學生個人特性和學習能力的個性化學習方案,以多元化扶助讓學生盡快適應和融入專業學習進程,實現在科教融合中培養高質量創新人才的目標。(刊于《半月談》2021年第6期)半月談記者 王瑩 蕭海川 俞菀 李偉

          最新動態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五月六月丁香激情| 女人与公拘交酡过程高清视频| 亚色九九九全国免费视频| 黑人巨茎大战欧美白妇| 日本三级韩国三级欧美三级| 亚洲精品第二页| 色吊丝中文字幕| 天堂网在线www|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日韩专区| 热久久最新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4虎1515hh永久免费| 工囗番漫画全彩无遮拦大全| 久久精品国产只有精品66| 正在播放西川ゆい在线| 又粗又硬又大又爽免费视频播放 |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在线播放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搜| acg全彩无遮挡口工漫画网址| 日本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亚洲免费电影网站| 激情小说在线视频| 双性h啪啪樱桃动漫直接观看| 麻豆md传媒md00中国|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bt天堂在线www最新版资源在线| 手机永久无码国产av毛片|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三区四区| 国产香蕉精品视频| 一本大道香蕉大vr在线吗视频| 日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 免费传媒网站免费| 试看120秒做受小视频免费|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一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亚洲翔田千里在线|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