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長江之畔的荊楚大地究竟隱藏著什么曠世寶藏,惹得戰神武丁不遠萬里而征,拖家帶口、安營扎寨三年之久?這場聲勢浩大的青銅搶奪大戰為殷商王室積累的是勝利的果實還是無窮的后患?三千年前的甲骨文竟然存續至今、仍有人使用?由優酷視頻、河南衛視、實力文化聯合制作的大型歷史場景課《隱秘的細節》第五集“活著的水書”,為您揭曉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青銅之戰交戰雙方背后的秘密。
意外!殷商時期長江有一個青銅部落帶
在《隱秘的細節》第四集中,觀眾看到了在逐步實現永久定居之后,東亞大陸開始進入城邦時代的恢弘圖景。城邦之間有了可以通行車輛的道路網絡,殷商部落借助遍及整個大陸的商業貿易獲得了高速發展,綜合能力的提升,財富體量的增大,引發了殷商王室內部與外部經濟關系的變化。分封和父子相傳的繼承制度的出現,標志著何以中國的王朝基礎雛形的建立。
武丁將殷商王朝帶入了財富積累的快行線。在他執政的第三十二年,帶領軍隊進行了殷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遠征。這場打了三年的戰爭,到了王國維時代仍被描述為是對遙遠游牧部落的西征,但《隱秘的細節》對這一權威結論發起了挑戰,通過史料和出土文物的仔細比對,得出了武丁征伐上庸青銅部落的結論,揭示了中原王朝為什么在武丁時代青銅、文字、祭祀發生了突然躍升的重大秘密。
殷商遠征的這個部落群被統稱為“鬼方”,是一個擁有青銅礦產并且掌握核心技術的部落,在《隱秘的細節》所揭示的線索中,這個青銅部落從貴州赤水到廣漢三星堆、從湖北上庸古國到江蘇徐州的大彭國,形成了與中原殷商平行的文明帶。這一對中華文明演進格局的描繪,為中國先周歷史敘述帶來了巨大的驚喜。
在中國古老文明的青銅時代,得青銅者得天下。《竹書紀年》上寫到,武丁作為殷商宗族的領頭人,帶著他的大軍一路從中原到了荊楚之地,庸國的都邑坐落在三面懸崖的山頂上,統轄著周圍眾多青銅部落。這個傳說中女媧補天的煉石之地,集聚著青銅開采、冶煉、鑄造加工的能工巧匠,擁有著掌握與上天溝通能力的巫師群體。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多組巨大的編鐘會在這一代出土的懸念。
中原王朝第一場大規模戰爭,竟然是經濟導向的青銅之戰,按照節目的說法,這跟今天的企業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試圖建立產業鏈閉環并無區別,這讓歷史變得與今天息息相關,更加有趣。武丁和他的夫人婦好共同指揮的這場青銅之戰不但出現在史書上,也出現在《詩經》里,而更大的歷史場景,則出現在有關炎帝神農氏的傳說和屈原的《離騷》之中。
震驚!甲骨文在今天仍被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