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發現恐龍化石的現場已封閉保護。 翟李強 攝
中新網防城港6月17日電 (翟李強王偉臣劉芳)廣西防城港東興市高鐵站進站大道項目施工現場近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后經專家團隊確認,此次發現的是侏羅紀晚期恐龍化石。目前,數十塊恐龍化石碎片已被集中收集保管,待作進一步研究鑒定確認。
圖為恐龍化石翟李強攝
17日,記者在東興市高鐵站站前路項目現場看到,現場已被封閉保護,暫停施工,遍地是赭石色的巖層。目前暫存于東興市自然資源局里的恐龍化石可清晰看出其骨骼形狀,最大塊的長50cm,寬30cm。
據了解,6月10日,在東興市高鐵站站前路施工現場,工人李東生在施工時發現巖石有異常,聯想到其見過的化石,遂向項目業主單位報告。
圖為恐龍化石翟李強攝
6月15日,廣西第三地質隊、廣西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廣西區域地質調查研究院等機構的專家經現場實地勘察后確認,這些“異常”的巖石是侏羅紀晚期恐龍骨骼化石。
圖為恐龍化石劉芳攝
廣西第三地質隊地質專家黃山認為,根據現場勘查及對比基礎地質資料,確認站前路施工場地揭露的巖層形成于距今約1億多年的侏羅紀,該地質年代正好是大型動物恐龍的鼎盛時期。
黃山介紹,新1:50萬地質圖顯示,東興市至防城港市海岸線一帶呈北東東向長約50公里、寬約3.5至15公里的區域分布有侏羅系地層,主要為上侏羅統東興組,次為中侏羅統石梯組。他建議今后在這一侏羅系地層分布區域開展的工程建設、礦產勘查開發工作,要有意識地收集恐龍化石遺跡的信息。
圖為恐龍化石劉芳攝
廣西區域地質調查研究院專家陸剛介紹,目前發現的化石主要散布在侏羅紀晚期地層中,包括恐龍的肢骨、椎骨等,具體的恐龍種類需等待進一步研究確認。
專家團隊表示,此次在東興市新發現的侏羅紀恐龍化石比早前在廣西崇左市扶綏縣發現的白堊紀恐龍化石年代更為久遠,拓寬了廣西恐龍化石分布范圍,為恐龍的棲息地及其古地理、古氣候研究提供了新地點新資料。
現場勘察劉芳攝
專家團隊建議,應立即對恐龍化石發現點進行保護,對已經發現的恐龍化石進行收集,集中統一存放予以保護,保護好工地現場及周邊相關土地,立即組織專家商討恐龍化石點的挖掘、保護和科研的進一步工作并盡快落實。
據了解,東興市政府正籌備成立恐龍化石挖掘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做好恐龍化石的長期保護工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