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重慶沒文化,其實重慶是有文化的。”重慶市政協委員、重慶悅來投資集團董事長王菊夢在2018重慶“兩會”期間駁斥了這一論調,并呼吁推進城市文化建設要“精耕細作”,切勿急功近利。
重慶作為擁有豐富積淀的歷史文化名城,在國家整體文化發展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在她看來,只是在重慶這些文化載體不集中;老文化傳承人分散,集中包裝度不夠;進入國際語境的交流也不夠。
王菊夢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稱,其實很多高端會議邀請的高端人士大多走遍了世界各國,他們到一個地方不僅僅是為了開一個會或是旅游,而是希望通過一個會,了解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的文化底蘊、文化藝術。
“在悅來推進的‘五城同創’戰略中,‘文藝城’將按照‘點線面’思路來打造,這里不僅是提供給年輕人創新創業的一方天地,更是一個承載展示、交流、交易、消費的文化藝術平臺。”
按照這個思路,未來重慶國博中心將注入更多藝術化內容,“冰冷”的會展展館會變得“神形兼具”更有內涵;原來搬遷的化工廠將變身化工工業遺址博物館,大師工作室、美術館、博物館群落、藝術品消費街區、藝術酒店、小劇場等會陸續引進。
此外,還計劃建國際濱水藝術區,沿悅來片區嘉陵江岸線打造濱水藝術長廊。在面上,則是通過對城市市政設施、導視牌等藝術元素的設計,讓人進入悅來片區能感到有藝術的味道和氛圍。
“然而,這些都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時間來慢慢積淀,我們正朝這個方向做。”她認為,這些與會展經濟是共生共長的,因為會展本身會帶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而藝術、交易、欣賞、觀念、創作都需要流動,進而形成文化藝術產業。
據重慶市綜合經濟研究院報告,2017年以來,重慶萬達文旅城、歡樂谷、六旗樂園、國際馬戲城二期工程等在建文化產業項目進展順利,一批重點文旅項目已經落地或正在引進中,對重慶全市文化產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明顯增強。
作為今年重慶“兩會”新當選的政協委員,重慶華僑城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賀明告訴記者,2017年在渝開業的歡樂谷無論從體量、水公園設計,還是摩天輪等大型設備上來看,都在全國同類文旅項目中獨具亮點。
“重慶歡樂谷的43套設備將在2018年實現全部運營。”賀明說,除了硬件配套外,我們相繼舉辦了“創想菁英生活美學”時尚藝術展、書香重慶領讀者百家講壇、“按圖索跡—重慶兩百年老地圖珍藏展”、重慶歡樂谷新春奇幻燈光節等系列文旅活動。2018年,歡樂谷的城市級文化旅游活動更會接連不斷,全國聯動的“歡樂谷狂歡節”,世界第二大魔術盛會“歡樂谷魔術節”,都將成為華僑城四平方公里文化旅游度假區的招牌活動。